临别时,陈志玉会长诚恳地把全体福传队员的心声留给了东周高村的人们:“感谢东周高村委会、父老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欢迎大家到我们教堂去。”
我就这这样,一遍一遍欣赏高处的彩色迫玻璃及其中的圣经故事,一遍一遍朝拜周围小祭台的圣人们,一遍一遍看中央祭台后方的《圣殇》雕像,我知道,袁志明牧师就是在巴黎看到这个雕像后,不由自主跪下来,从此决定,放下一切
四年级的张梓杰(化名)家属于单亲家庭,母亲要照顾儿子的生活,所以无法出远门,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生活十分拮据。进德的资助可以解决张梓杰的书本费和一部分生活费。
甘家寨的张义、张著远两户村民的房屋在这次洪灾中垮塌了,张义是新修的四层新楼,才住进入不到三天,当晚他们家人跑出楼后,不到二十秒钟,整栋楼轰然垮下,余下的断垣残壁竟和路面一样的平齐。
数年前,自从王医生行动不便后,沈祖宏、张绿漪和杨慧芳等教友便自发地开始轮流每主日为这位热心老人送圣体,直至她去世前的最后一个主日。本堂赵宝军神父也经常电话慰问,或前去探访行傅油圣事。
张士江神父(2006年10月14日星期六上午)回顾过去:艰苦创业 1.前辈神长和领导们的支持 2.当时教会的需要 3.信德定位:立足地方,面向各地,服务省内外。
张玉欣女士(2006年10月15日星期日下午) 《圣神之光》创刊于一九九九年。
这是我在阅读“信德”出版的张公显文集《痛苦透视》之后写下的一段感想。
有个教友风趣地说:我们南堂三个负责牧灵工作的神父各有千秋,李玉龙神父是米面,张小锦神父是调和的五味,陈忧道神父是更换口味的芥末油。南堂这一锅属灵的饭被他们三个烹饪得有滋有味啊!再回到李神父这里吧。
曾收到张普照弟兄的来信,他建言我给收留的流浪人员传福音,助其肉身,更要救其灵魂。这正是我办福利院的初衷,如果没有助人救灵魂的福传精神,我所做的就和社会上的赢利性福利院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