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世纪》中,我们读到:“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
教宗接着表示,鉴于人的脆弱性,我们当询问,夫妻间能否保持忠贞和永远的结合?答案仍在《福音》中找到,耶稣说“凡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十九6)。
教宗因此激励青年们效法圣母玛利亚的谦逊,他说谦逊乃是康庄大道,它不但是人的德行修养,也是天主行动的方式,天主看到童真玛利亚的谦逊,于是使不可能的事在玛利亚身上成为可能的。
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祂内”(宗:十七,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祂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终极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默思上主的言语才能够时时处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他内”(宗17:28),才能够在一切际遇中,寻求他的意旨,在每个人身上看到基督———无论这人是近人或外人———才能够正确判别现世事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终极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初看起来,我们在十字架上看到的是一个在人看来失败的标记。“他救了别人,却不能救他自己!”(谷15:31)。
这就使人想起秘方手艺传媳妇不传亲生闺女的做法。
为耶稣圣婴像鲜花的4位儿童,两位义大利人,一位西班牙人,另一位是瓜地马拉人。 教宗在子夜弥撒的讲道中从基督诞生在马槽的事件谈到人们对天主的期待,他说:“人类以某种方式等待天主,等待他的接近。
神慰和神枯是依纳爵在四百多年前提出的两个灵修概念,描写的是人心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灵修经验和精神状态,体现了我们个人与上主之间的亲密或疏远关系。
也就是说,要得到这“生命之粮”带来的“不死的生命”,人必须要有伦理生活的改变。换句话说,只有在伦理生活改变之后,这“生命之粮”才会带来“不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