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冲突都是因政治而起的。当我们观察今日世界时,若缺乏信仰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一百年前有人说天主死了,但我们看到天主没有死,信奉天主的人越来越多。
但除外来的困难外,我们真正应该感到担心的教会内部本身的问题。很不幸,在欧洲,许多领了洗的人既不认识也不度公教信仰生活。而天主教信仰,似乎被弥漫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世俗化窒息了。
教宗强调,天主以祂的慈悲在我们内行了奇事,我们也要把慈悲施於他人。我们要警惕在告解亭窃取一种假宽恕的伪善。宽恕是一项难以理解的奥迹。
这篇苦路默想的中心思想告诉我们,耶稣走在加里肋亚和犹大满是灰尘的道路上,途中遇到身心受苦的人。最後,祂在哥耳哥达的丘陵上停了下来。天主的爱在这个地方达到极致,难以丈量。面对此景我们无言以对,内心茫然。
「我们必须克服冷漠无知,捍卫对生命的尊重,我们必须相互对话,提高认识,在消除这种普遍的侵犯人权行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拿督莫汉.山说,他是马来西亚佛教、基督宗教、印度教、锡克教和道教协商委员会主席。
教宗接著谈及跟随基督的重要性,强调「别以为是上主必须来跟随我们,迁就我们制定的各种计划」,却要让上主走在我们前头,引领我们促进人性尊严,预防身心的奴役,协助最弱小者重新融入社会。
原罪同样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属于“继承”!是元祖父母违背了天主命令,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我们所有元祖的后代子孙,除了圣母之外的前古后今的整个人类,无一幸免都受到了影响。
教宗接著表示:“我们的天主总是以这种方式邀请我们,祂不需要我们付门票。”然而,在这无偿邀请面前,有些人却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此,教宗解释说:“面对白白给予的盛宴,有一种态度封闭了人的心。
将临一词不只关乎天主,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如同依撒意亚先知所言,「我们攀登上主的圣山」(二3)。我们人人蒙受天主邀请,祂在「等待、期盼著我们」。
如果没有这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真实相遇,我们将永远受制于让信仰成为一理论的诱惑,而不是以生命作出见证。”接着,教宗提到要理讲授的重要性以及那些“已经接受和将要接受要理教员职务”的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