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地方虽小,但具历史价值的宗教建筑却多不胜数,每逢三、四月,宗教节庆一浪接一浪,中式节日有正月廿六日的观音开库、二月初二的土地诞及三月初三的北帝诞;而西方节庆就有复活节。
在《明清北堂天主教晚祷》的专辑中,以北京西什库天主堂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一批17、18世纪可能在中国圣堂内演唱的晚祷音乐。
周银莲生前曾带她们夫妇去北京西什库堂参礼,信仰的种子已经播下。杨正莲老太太年近八十。20多年前,当丈夫刚去世时,精神恍惚,心悸不安,疑神疑鬼,连女儿也难以应付。周银莲常去安慰她,耐心听她说话。
一次,去北京的西什库堂参与弥撒礼仪,悠扬、宏伟、壮阔的美声合唱,回荡在庄严肃穆的教堂,让我不禁陶醉于对天主的无限崇敬爱慕之中。
传承信仰爸爸是主带大的(西什库仁慈堂),从小虔诚侍主,以堂为家,当然他也忘不了将信仰传承下去,每天晚上边纳鞋底,边给我们讲几个有关信仰的故事。
年中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李大哥带领我和妹妹全家到西什库教堂参观并参与弥撒圣祭,弥撒中李大哥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弥撒中各种礼仪,在领圣体礼中,又让我们排队前往祭台接受神父的祝福。
他以前在印度尼西亚边境的奥库塞区工作。他说,当时一切都很顺利,直至他犯错爱上了一名14岁的学生。这名六孩之父拒绝提供真实姓名,但指出他们的感情变得如此强烈,最终演变为一种性关系。
北京西什库教堂。退休多年的韩教授在堂内神工架办告解。他近日就要起程赴美去女儿家旅居,行前他妥当办了告解。老父亲到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洋彼岸,韩教授的女儿兴高采烈地为老父亲整理房间,做着迎接工作。
来自善会的成员及网络成员多以年轻教友为主,其中有北京西什库教堂辅祭班管理成员,读经班成员,以及青年唱经班成员,还有各个堂区的教友和从天津远道而来的教友和一名慕道者,他们都怀着一颗热切期盼的心,来石景山祈祷所参观
我们又参观了北京北堂(西什库天主堂)和南堂(宣武门天主堂)。两座教堂,一座是最大的,一座是历史最悠久的,单是建筑的外观就引人遐想万千。这两个堂区教友们的福传意识特别强,慕道工作做得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