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前15:19)然而,他却凭借自己的大能和无限神奇的天主性,逆转了自然规律,死后第三日,从坟墓中复活,且多次显现给门徒和众人(参阅路24章;格前15:4-8;宗1:3),借此坚固和振作我们对他的信赖。
这些苦涩指示出「更加崇敬天父的道路,有助于再次体尝祂仁慈傅油的力量」(参阅:路十五11-32)。
(参阅:路廿三34)也鼓励信友无论情况多么严重,重新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因为上主以慈悲在等待着我们。教宗以加尔瓦略山上“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开始他的讲道。
初入修院,和那个时候的修士们一样为了奉献自己,追随吾主走天路,他们年少便吃了不少苦。修士们在杨院长(即后来周至教区杨主教)带领下,白天劳动,晚上学习,住通铺,吃大锅饭。
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使纳因城寡妇的独子复活的事迹(参阅:路七11-17)。看到一个送葬的队伍,死者是“他母亲的独生子”,耶稣就“动了怜悯的心”。
他冲进家门,从冰箱里拿了一些面包,搓碎,用碎面包撒成一条引到仓门的路。还是没用!颓丧之极,他绕到了大雁群的后面去赶它们,却赶得它们乱飞乱跳,四处逃散;有几个被赶到仓门口的大雁仍然不进去!
读经:德三19-21,30-31、希十二18-19,22-24、福音:路十四1,7-14今天第一篇读经,记载的是几千年前的犹太人教导人要谦虚,谦虚带来的好处很多。
为如此获得,人们往往走出很远,甚至,忘记了追求的目的,忘记了自我真正的需要,忘了回家的路。
相反地,如果有人把幸福当作偶像来崇拜,他就走错了路,很难找到耶稣所说的喜乐。
教宗告诉婴孩的父母们,这些孩子加入天主子民的行列后,从那时起,他们开始走一条圣善和符合耶稣教诲的路,他们应该像一棵美丽大树的种子逐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