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讲述身边人的道德故事,自2014年6月始,共举办了十余场慈善道德大讲堂,特邀请了一些残障人士的楷模分享他们的励志故事、精彩人生。日前,还启动了我是你的眼系列活动。
(《奉献生活》3)因此,我们欣然提供给大家各项活动的纲领要旨,愿各地方教会推行反思和分享奉献生活的各种丰富面向,藉由举行弥撒和其他适当的方式,尽力响应教宗所推动的奉献生活年。
教宗在弥撒前会晤了几个团体,并与他们分享他的童年经历。教宗在将临期第三主日喜乐主日拜访罗马堂区,表达他的关怀与同在。他这次拜访的是梵蒂冈城西郊的奥雷利奥圣若瑟堂。
最后,教宗分享他的见证说:我在元月16日上午的弥撒后访问了孤儿院,我非常感动。这么多人在教会内服务,为的是让这间孤儿院成为一个家。在先知性上,这代表了推展家庭的意义。
它若回避聆听,远离众人,就会阻碍沟通;反之,它若帮助讲述和分享,与遥远的人保持联系,感恩并请求宽恕,使相遇常能实现,就能促进沟通。这样,沟通就能主导自己与技术的关系,而不受技术的支配。
他强调,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成分,人类的未来取决於我们是否能够守护水,并将它与众人分享。教宗说:我鼓励国际社会有所警觉,好使地球上的水得到恰当的保护,在使用这卓越的公益时,不使任何一个人受到排斥或歧视。
神父还特别就祈祷的谦卑与大家分享厄里亚的祈祷,他说:厄里亚祈祷时是跪伏在地,把脸埋在两膝之间,把自己缩小到不能再缩小,这既是一种虔诚,亦是一种谦卑。
我们想想他们所面对的一切窘迫,狭窄的生活环境,缺乏生存空间,他们在许多地方被迫同住一处,分享所有日常必需用品;我们想想那里的卫生设施,以及儿童、病人和年迈长者的生活条件。
德阿维兹枢机指出:「在一个冲突四起、不同文化难以共处、最弱小者饱受欺压、不平等比比皆是的社会中,我们必须透过承认每个人的尊严和分享各自的天赋,提供具体的团体生活模式,让人能活出友爱互动。」
宣讲时与其摆出把新诫律强加于人的姿态,倒不如心怀与人分享喜乐的诚意,指出美的境界,邀请人们出席甘美的盛宴。教会成长并非取决于诱人入教,而是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