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圣咏》关於天主写道:上主对祂的一切受造物仁爱慈祥(参阅:咏一四五9)。第一篇读经节选的《依撒意亚先知书》也描绘道,天主像爸爸对待婴儿那样与我们交谈,尽可能模仿婴孩的语气发出稚嫩的声音。
圣座一份公告指出,选举教宗会议在即,众枢机深知他们「蒙召背负的责任」,「感到需要全体信众以祈祷支持」。枢机们敦促信众善度此刻的教会生活,「视之为恩宠与灵性分辨的大事,听从天主的旨意」。
教宗方济各在9月7日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的要理讲授中,继续他上周开始的“分辨”的新主题。教宗以圣依纳爵为例,强调天主如何在突发、偶然事件中来实行祂的工程。
“他的祈祷听起来无懈可击,他表面看起来是个虔敬的人。然而,他非但没有向天主敞开自己,没让天主接触他内心真实的情况,反倒虚伪地掩饰自己的脆弱。
即使我们经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刻」寻求天主,但是「天主看得更远,并邀请我们走得更远,不只寻求祂的恩典,更要寻求祂;不只把问题,更要把生命托付给祂」。
天主教的中文名称,是明朝末年在我国传教的外国传教士所拟定。“天主”二字,是天主教称呼宇宙真主的名词,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惯称的“至上神”。这个名词始于明朝神宗万历11年,即是公元1583年。
这项由圣座文化委员会「外邦人庭院」所筹办的活动第三次在梵蒂冈举行,今年参与的儿童生活困顿,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正在罗马、奇维塔韦基亚、拉蒂纳、巴里或特拉尼的监狱服刑。
教宗良十四世为参加禧年活动的度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勉励重申他们圣愿的意义,并期许他们见证出天主在他们生命中占首要地位。
天主拯救祂的子民,并不是远远地站在一边,而是温柔地走近他们。教宗从第一篇读经中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谈起,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天主与我们如此亲近,在这里,祂好似一位母亲,一位与她的孩子对话的母亲。
我是一名即将读高二的学生。小时候,每次跟妈妈一起去参与弥撒看望耶稣时,心里都有按捺不住的兴奋,总是像整装待发的探求者,去探索那一片无人知晓的新天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