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祈愿马杜圣母朝圣地「永远是祈祷的家与平安的避难所」。教宗降福了在场信众后,还向木制的马杜圣母态像献上一串黄金打造的玫瑰念珠。
答:当地的总主教告诉我,情况较过去有所好转:有些人已经租到房子,一套房子根据其空间大小,或许由两个或三个家庭同住;有些人在营地找到了避难所;还有些人依然在漂泊,尤其是库尔德斯坦北部地区,那里的住房较为紧缺
每天都要跟生活搏斗,跟不同人在角逐,有时可以弄得筋疲力竭,有时可能伤痕累累,但爱是我们的一个避难所,也是我重新获得力量的地方。我幸运地得到主的眷爱﹐得到家人的关爱,朋友的挚爱。
教宗也引用了当天的圣咏“我的天主,我向祢投靠”(咏九十一2),强调天主如何成为那些在“苦难时期呼求祂的人”的避难所,尤其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给予我们很小的保障,真正的保障是属于天主时。
奥珀蒂总主教保证,他「在祈祷中找到避难所;假若没有祈祷,他会不知所措」。这位总主教对该教区电台说:「另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事情是,有人称我当司铎时有过一段亲密关系。
让我们学习如何找到避难所,每天都靠近我们的母亲。」
聚集在避难所的民众上升至55万人。地方政府无法确认平安与否的居民有数万人。
住在北京的法国耶稣会会长巴多明(DominiqueParrenin,1665-1741)得知此一情形后,遂萌生一个想法,欲将该地建成教会的避难所,并派去一位干练的秀才在附近买下面积更大的土地。
教宗说:圣咏的作者是受到诸多注意的目标,因此我们看到他如同一个长途跋涉的人,在好客的帐篷中找到避难所,而他的敌人却必须停下观看,无从下手,因为被他们视为猎物的人处在安全状况,成为神圣、碰不得的客人。
在创世纪,他是女人的后裔;在出谷纪,他是逾越节的羔羊;在肋未纪,他是我们的大祭司;在户籍纪,他是白日的云柱,夜间的火柱;在申命纪,他是我们的避难所;在若苏厄书,他是我们救恩的元帅;在民长纪,他是我们的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