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徒是中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耶稣诞生在巴勒斯坦并在约旦河岸受洗,阿拉伯人应该与基督信徒共存并保护他们。
昨日,我与耶稣相遇,我问他:“主,在你的肢体中我是什么?”“噢,亲爱的,你是我的眼泪,是我所珍爱的眼泪。”“不,怎么可能?我不要作你的眼泪。眼泪是弱者的标志,是痛苦的象征。
教宗比约十一世于1925年订立了此节日,称为基督君王节,决定在每年十月最后的主日庆祝。以下是教宗通谕中的几个主要思想:(一)基督普世君王:全部圣经、教会历史中都有这种称呼,基督是全世界的君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27日接见了宗座国际圣体大会筹委会的代表团,强调世界的希望立基于与耶稣圣体的相遇。
因此,司铎弟兄们务必先以全备的信德聆听并接受天主圣言,相信圣言就是那降生成人的基督——就是将圣言的文字变成他们的生活,在他们司铎的生活中完全表现出天主圣言。
经上说:“他赐与这些人作宗徒,那些人作先知,有的作传福音者,有的作司牧和教师,为成全圣徒,使之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直到我们众人都达到对於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成为成年人,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
耶稣注视著受伤的人类,接纳人的整体,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并「邀请每个人进入祂的生命来体验温柔」。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
要基督不要教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看着一个个在信仰正道上迷失方向的兄弟,我很是痛心。
印度的基督信仰团体和印度教团体共同认识到,为了国家利益,各宗教信仰团体应团结起来,战胜敌视和不容忍,联手抵制和战胜艾滋病、贫困、饥饿等社会问题。
换言之,耶稣借着死亡推翻了人类的死亡,除去了死亡的枷锁。因为死亡既因一人而来,死者的复活也因一人而来;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