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5.2005年4月24日,教宗本笃十六世亲吻祭坛,祭坛上放置着羊毛披肩、渔夫戒指、圣书等,这些圣物象征着教宗权力。
曾经在《四样经文》上读到这么一段:由女生者人,居世而不久,多苦满矣。伊如花发出,而被践踏。如影即逃,未尝恒于定位。这似乎是我真真切切的写照。
孩子们表现各不一样,所以运动中受的折磨形形色色,但是坚守信仰永不背弃天主的心是一样的,那就是人间磨难随世过,侍主尊威永世存。文革中村里的积极分子多次去监狱批斗谢神父,声势浩大,反败而归。
为全家得平安而来;有的是为赎罪、作补赎而上路;有的是为增强信望爱三德,以求坚如磐石跟随主;有的是求神助力,洗涤自己的心灵,使灵魂洁白如雪;还有的是求主指示道路,给予智慧;也有个别教友新近亲人离去,愿意忍受世苦
此时,《谢主曲》奏响,并响彻圣殿,“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他的传递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予敬畏他的人……”(路1:46-50)当我们走出大殿,又有许多教友陆续进入
所以,我们感恩父母,因为凭借他们,我们才得到了这一世的生命。中国传统伦理强调孝,提倡尊亲,其核心内容就是感恩生命的来源。然而,单凭父母的血肉之躯,我们是不能得到生命的。
感恩祭是主耶稣临别前爱的表达,他将体血留给世人愿与人常偕、常爱。信仰者参与圣祭,主要是表达对主耶稣的感恩回应。
主,耶稣基督,今天是你降临于世的纪念日,是你开启救恩之旅的日子。求你不仅仅降生在马槽中,也降临于每一个前来朝拜你的人们的心里。
雷明远神父的抗日行动主要表现利用《益世报》宣传抗日。在长城抗战时,他随着抗日部队搞战地救护,组织600多教友成立救护队,建立农场养奶牛、种蔬菜,给受伤的军人用。绥远抗战时,雷鸣远组织担架队400多人。
王神父辞世前的最后一瞥,是对天乡的希望,是对留在此世的我们神长教友的信任、嘱托:把教会办下去,充满信心地把福音,把天主给人做的大事传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