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老年非但不妨碍耶稣所说的「由上而生」,反而成了使它闪耀发光的恰当时期,消除人们对生命的误解。
(《神操》317)教宗继续说,我们众人都经历过内心荒芜的感觉,但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分辨它,“因为它也有重要的东西需要告诉我们”,因此不能让它失去。“没有人愿意感到忧闷、悲伤,的确如此。
教宗敦促卡拉布里亚的主教们不要让自己“因怀旧而陷于麻痺,不要一直受困于地方的本位主义”。
不是的,在福音的记述中耶稣自己就哭过。但祂对那个母亲说‘不要哭了’,因为因着上主,眼泪不会永远流淌,是有尽头的。
如此,她以诗歌的形式对耶稣说:“为了在祢的道路上与祢同在,我们必须向前迈进,当我们的怠惰央求我们停下来时也不例外。祢招选我们停留在奇妙的平衡中,只有在运动、在动力中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中。
“我们不能把上主的财富埋在地底下”,因为祂回来时将要求我们交帐。教宗说:“让我们想想我们世界的许多物质贫困、文化贫瘠、灵性匮乏。
有多少人,他们在晚上脱下了鞋子,第二天早上就再也穿不上了。所以我觉得,我今天存在是天主给我的最大的恩宠。”
这个奥体内的在俗教友和圣统人员之间的全然区别不意味着双方的对立,而是一个身体内各有机体的彼此关联,各有各自的功能。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教会并不是混乱或无政府状态的地方,不是任何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如果不懂得身心的自我调节,是很容易迷失方向、身陷泥淖而不可自拔的。
教宗说上主鼓励我们敞开胸襟,对他人有更多的爱心、善意和了解;对有关人类的共存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有效维护等问题,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好使我们的树林更有生命力,不要让这个希望的火焰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