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乐意地接纳教会的教义和牧灵训导;肯定并尊重教会其它的神恩;谦逊地接纳在分辨时期所受的考验;拥有诸如爱德、喜乐、平安、人道那样的精神果实;关注福传的社会幅度,意识到在一个真正的教会现实中,不能不关心遭受社会遗弃者的整体发展
由韩主教主礼,本堂宋勇毅神父与贾少志神父襄礼,共五位神父共祭,在讲道中,主教再一次重申了慈悲禧年的重要意义,也总结了这恩赐的一年里,教区从上到下从五个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对促进教区牧灵及福传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主张重拾对传统的自信,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式发展适合现代中国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些论断主张自有其理。但如何具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避免拾人牙慧、上人圈套,还要推敲。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与会学者、专家们围绕利玛窦等在华传教的宗教理念、利玛窦等传教士与江西南昌、中国教会在华发展策略研究、利玛窦与本地化、相遇、对话与本地化实践、教会本地化与中国化的域外视角、译名及圣乐的本地化议题与教会的适应与发展
他说:「希望有更多有志者将来进修,帮助教区发展。」副主教以外,他期望在其主教任期内香港有多一至两位辅理主教,但他对于一切具体步骤没有时间表。
仁慈堂国际联会亚洲副主席、澳门仁慈堂值理会主席飞安达表示,希望透过回忆展,将仁慈堂的过去和未来发展,呈现在市民面前,好能更加深入了解仁慈堂的历史。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接纳的神学」;换句话说,应当「发展真切而诚恳的对话,和平地建设一个包容众人的友爱社会,并守护受造界」。
他说:「我们正处于人类一个时代的末期,因此需要在顾及这大流行传染病遗留的影响下,思考今后该走的路,并开始建构人类发展的新范例。」
「倘若要赶紧找出解决方案,就必须促进并支持各大团体能发展文化,开启进程──不要忘记这个词:开启进程──绘制路线图,拓展视野,培养归属感……竭尽所能去经营管理,照料并改善我们共同的家园。
联合圣经公会翻译咨询顾问施尤礼博士的演讲题目是《和合本圣经与新文化运动》,论述了新文学运动时期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