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因着印度德肋撒姆姆献身穷人的服务,使许多穷苦的人得到主的安慰。奉献的价值何其伟大!圣保禄宗徒曾说:“主喜欢乐意奉献的人!”耶稣也说:“凡你们为我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他于是走出屋子,将门展开一条缝,又撒上一点面包,希望那从屋里透出的光像一条光明的小路,将鸟们引向温暖的家。但鸟儿门依然不领会他的善意,反而分飞逃散。就在那时,教堂的钟声响了。
当天选自《撒慕尔纪上》的第一篇读经描述了两个主角:一个是亚纳,她因自己不孕而苦恼,含着泪哀求上主赐予她一个儿子;另一个是司祭厄里,他坐在圣殿内的椅子上从远处漫不经心地看着亚纳。
我们众人都应效法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成为慈悲的匠人。圣史玛窦记述,洗者若翰在狱中听到了耶稣的所言所行,就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祂就是默西亚。
教会当天纪念耶稣圣婴圣女德肋撒,教宗引述她的事迹指出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天主在心中的临在是我们安慰的泉源;为了获得这安慰,我们应该做幼小、谦卑和信赖天父的人。
(撒上2:8)是大罪人: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1:15)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恶,我的母亲在罪恶中怀孕了我。(咏51:7)是天主的子女: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获得义子的名分。
印度德肋撒修女说,爱,就要爱到受伤,甚至流血。就是要从心底里去宽恕那些得罪我们的弟兄姊妹,至少从心里不计较他们,不给他们甩脸子看,不在别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而且还要为他们祈祷祝福。
相反地,圣职人员、法学士、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却脱离子民,不断训斥他们。他们不是善牧,不关心子民,只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也许更关心的是每当履行了宗教职务後,去看看有多少献仪,但他们不接近人。
教宗最後提到,在艰困时刻,上主总是让历史藉着像达味、达尼尔和撒慕尔这样的青年前行,因为他们说出真理,没有难为情。他们并非生来就是圣人,而是感到有行善的意愿。
教宗方济各就任至今举行了15次列圣品仪式,包括加尔各答德肋撒修女、若望廿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的封圣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