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从不看人的罪过,只关注人的苦难与需要。那麽,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看见、体会、触摸和悲悯他人的创伤呢?
在这慈悲禧年的行程中,巴塞蒂枢机愿意在苦路默想中彰显天主对人无边无际的爱。这份爱反对人性的小气,参与世界的苦难,遇到十字架的绊脚石。
人很难去爱一个让自己害怕的人。
第二个圣经图像是法利塞人向上主祈祷说时的:「天主,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十八11)这是我们时常面对的一种诱惑,即「分离主义的逻辑」。
虽然如此,天主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运作的空间:路加提到在那个家里‘有好些人聚集祈祷’(十二12)。
信友们则要热忱地「共同祈祷,从事慈悲善工,一起援助病人、穷人和服刑人」,因为「合作是最崇高且有效的对话形式」。教宗提醒说,「我们要携手合作,不分宗派。
后来我大了,见到人家有妈妈可叫,可我顾影自怜,不由得想起我已经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孤儿了。
在忏悔圣事中,我们必须看到在人的良心内署领域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严重的罪,或只是一个轻微的罪,甚或根本无罪。如果只是一个轻微的罪,这人的罪便可得到赦免并可领受圣体圣事,这与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训导一致。
对那些以义人自居和‘忠实’於礼节规则者而言,这贺三纳的喜乐令他们不舒适,觉得荒谬和反感。那些在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面前无动於衷的人也对这喜乐感到厌烦。
外邦人不也是这样做吗?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玛:46-48)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今天耶稣不断地向我们发出邀请,接受这项挑战,让我们不断开放自己,成为像天父一样完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