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属于天主的人一样,达味生活在天主的眼前。人的每一个选择,最后都必须向天主交账。义人却以生活在生命终点的眼光,看待今生每天的生活。敬畏天主的人,自然会爱护人。
教宗因此提醒所有基督徒,信仰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爱德行动,而非仅停留在言语上(若壹3:18),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关怀、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人们;同时旨在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这份恩宠赋予我们力量,去活出祂的爱,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天主教教理》明确指出:“爱德是那使爱近人的行为导向天主的德行,它保证并净化我们爱人的能力。”
我们的信仰生活:在忙碌中寻得基督的平安亲爱的教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瞬息万变的世界。现代人的生活,常常像玛尔大一样,被各种事务和资讯包围,“为了许多事情操心忙碌”。
“病人”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一个器官,或多个器官生病了,功能不正常了,然而,他们还是人,即使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他们依然是人。
司祭可以享用以色列子民所奉献的祭品,包括:火祭所剩的至圣之物(如素祭、赎罪祭、赎过祭)只限男子在圣处食用(18:9-10);摇礼的献品、初熟之物(油、酒、五谷、地产)可由全家洁净者享用(18:11-13);首生牲畜不可赎回
愿我们都能在圣神的引导下,更深地认识天主之爱,并勇敢地将这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能完成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旨意,并最终归于那爱的圆满境界——与天主永远共融的天乡。愿天主降福大家!阿们。
每个人都是从永生的天主来的,带着爱的使命生活在人世间。然而,由于我们人类的祖先和自己的罪过,我们心灵的眼睛模糊了,我们人生的目的被罪恶遮掩了。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齐物”与“和”的思想,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这种破除自我中心、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大和”,是一种极高层次的共生智慧。
那个教授说:我也实在想不出,上帝如果想让人们认识他自己的话,会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他自己变成人,生活在人之中,让人亲眼认识上帝的本质是绝对的爱--耶稣基督的一生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