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保先生为天主堂奉献的善款及主日学记录美国科技协会理事乔龙庆博士(右)向张老赠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颁发给张老的荣誉证书在第二展柜中,还展有张老热心慈善、乐于捐赠所获的多项荣誉。
大余神父叫余治民,圣名方济各,祖籍陕西省山阳县龙山河村。因为当时西安教区几位余姓神父中他的年龄最大、祝圣最早,因此教友都尊称他为“大余”。(感谢天主,现在西安教区余姓神父已排到八余。)
1912年,11岁的于斌随祖父母迁居到海伦县若瑟屯(今海北镇)。于斌的祖母在迁居后不久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于斌也在14岁那年领洗,圣名保禄。19岁时他立志修道,并加入了吉林神罗修道院。
后来由于饭店不景气,他们把饭店搬到位于河间城东约50公里的李屯,紧邻沧保公路,饭店改名叫京开饭店。因为那个村庄没有教友,巧芬在一段时间里心中感到很失落。
王凤芝,40岁,衡水景县李香屯人,她在津津乐道地谈论信仰给她带来的美果在信奉天主的生活中,俺好像变了个人儿似的,爱说爱笑,并且还时常用从圣经上学来的面对公婆和丈夫,也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斤斤计较了
晋铎后,即返回卢龙小修院任教,1945-----1948年进入北京辅仁大学深造,49年,调任滦县东各庄本堂神父,51年调任唐山市乔屯堂任副本堂神父,同时兼教区司长。
他首先介绍了封圣大典之前的两项重要活动:罗马各堂区在大典前夕举行的祈祷守夜礼,以及4月22日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内真福龙卡利和沃伊蒂瓦的列品案申请人与青年的聚会。
讲道中,朱才龙神父与大家分享了当日福音后说道:今天我们看到了安息日的主所做的,以及与法利赛人起冲突时,对于法律的一些解释。
上海延吉街道党委书记严国山先生,上海昆明中学校领导一行,杨老师生前常去的杨浦区和平堂和圣心堂的教友代表们,曾经常探望杨老师的上海温州团体的黄人、薛纪福、徐民力,上海永年团体的李世彬、杨江龙等团体负责人前来参加追悼仪式
1983年,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岩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一品官服花岗岩雕像,左右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前东侧有徐氏手迹碑廊,勒石《几何原本》、《葩经嫡登序》等5篇部分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