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个普通的天主教徒那样,时常祈祷、默想、省察、办告解、参与弥撒、领圣体等;他以一个修道人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如做圣依纳爵神操、守斋、打苦鞭、行克苦等神功;同时,更以一个传教士的使命感来自我期许,他与神父们密切合作开创了上海教会
他回到美国后,噩耗并没有停止,战争的阴影、伤害仍旧像魔鬼一样,紧紧缠绕着他,赞贝里尼内心充满了怨恨和苦毒。一次偶然的布道会,主耶稣基督的救恩临到了他,他接受了主耶稣。
回顾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渺小又软弱的他尝到了天主给的各种恩典,当遇到坎坷时经常来到主的面前,聆听主的声音,像撒慕耳那样,请上主发言。
教宗在古巴的行程,主要集中在圣地牙哥及哈瓦纳,并前往保存古巴人民热心恭敬的圣母像科夫雷仁爱圣母朝圣地访问。 教宗本笃十六世希望藉由这次牧灵访问拥抱全美洲。
他是敬礼耶稣圣心的先驱,是17世纪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彻夜默观耶稣苦像的神修家。当天册封真福的礼仪在贝加莫主教座堂举行,由圣座封圣部部长阿玛托枢机主持。
1999年,本堂神父郭毓海又对祭台部分和堂内设施重新进行了设计与维修,高大洁白的祭台后装饰着圣家巨幅油画和纯金贴制的近2米高的耶稣苦像。
有时,苦、孤寂与失落袭来,被心的烈火祭烧,献了,只是为了更好地驻守。有时金钱、权力、虚荣的诱惑袭来,被心的刀子一点一点地祭割,抛弃,只是为了更好地驻守。第二圈有哲人说:“祭是一种职务。”
读着这些让人痛心的文字,忽然联想到我们的朝圣活动,笔者常常在户县圣母山及眉县十字山看到值得大家反思的场面:那就是众多朝圣者在亲吻耶稣苦像及领圣体时的拥挤与混乱,教友们挤在一起争先恐后,常是三路纵队五路纵队齐步前涌互相推搡
老人的床头有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苦像、经本、念珠、瞻礼单、圣水,她祈祷、念玫瑰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人在生活中省吃俭用,电灯舍不得用,水笼头很少开,用煤气更节省,更不用说买其他的东西。
上午10时,在烈日之下,祈祷仍在继续,特别在拜苦路的神圣时刻,教友们无论老小都匍伏跪于耶稣受难的每一处土地上,大山青草、绿树野花在微风中似乎像每一位朝圣者频频致意,汗水、泪水洒落在蒙福的圣地上,约中午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