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说:「但与此同时,旷野也可作为庇护和栖息的地方,」例如以色列子民自埃及的奴役中逃脱,教宗说:「在其中,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验天主的临在。」
在那个过程中,信德与行动联系在一起,而天主指的是把以色列民族从埃及奴役中解救出来的那一位。
事实上,耶稣也曾经是移民,甚至是难民,因为他出生不久便随着双亲逃离黑落德国王的迫害,避居埃及(参见玛2,14)。
"我愿意特别在此提及的是来自俄罗斯、马尔代夫、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和古巴......等国的新慕道者们"。
若苏厄临终时对整个家族和以色列子民的誓言:你们应该敬畏上主,诚心敬意地事奉他,抛弃你们祖先在大河那边和埃及所事奉的神,惟独事奉上主。至于我和我的家族,我们一定要事奉上主。
教宗最後想到逃往埃及躲避暴力、在外乡人中寻求庇护的圣家,并祈愿上主的慈悲在未来几年能抵达众多的儿童和家庭。
子民先是怀念在埃及为奴的日子,後来又抱怨没有食物吃。天主耐心地对待梅瑟和祂的子民,聆听梅瑟一次又一次地为子民请愿。天主教导梅瑟和子民,耐心也是信德的基本要素。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圣保禄宗徒为了宣讲救主耶稣,便从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迹谈起。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圣保禄宗徒为了宣讲救主耶稣,便从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迹谈起。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
当然这个爱国传统的事实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来讲,它的确在《圣经》当中,在上古时代,在梅塞带领以色列民逃亡埃及的时候就以展现出来,这是一种爱民族、爱国家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爱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