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机会上,教宗方济各于11月16日发表讯息,省思了过去40年内被迫离乡背井的众多百姓。教宗阐明,40这个数字在圣经里意义深远,特别是以色列子民在进入应许之地前流浪了40年之久。
他指出,「医疗卫生领域也常出现一种诱惑,也就是要以个别团体的经济或政治利益为主要考量,不顾大部分百姓的福祉。在国际关系层面也是如此」。
但有些人一直坚守家园,决不离开,尤其是教会的人员、司铎、会士修女,他们决定留下来,与那里的百姓同舟共济。
也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素养,解放了他们的思想,现在村里的好多老人懂得拉丁语、法语和日本侵华时被迫学习的日语等语言。
孩子,当你受苦的时候,我并没有抛下你,来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再看看我的肋旁吧!我是在和你一起受苦呀!难道我为你做的还不够吗?一瞬间,我如梦初醒。仁慈的主,可怜我吧!我就是那个无情的罪人。
世界正在受苦!今天第一篇读经的最後一句话如此写道:‘谁对穷人的哀求充耳不闻,他呼求时,也不会得到应允’。
桑德里枢机继续说,圣地的天主教团体,即耶路撒冷拉丁礼团体、方济各圣地守护人、其他东方礼团体、修会及地方组织,藉着普世教会的慷慨援助,就可具体地、毫不偏见地帮助各种族、各宗教的穷人和受苦者。
在简短的讲道中,神父提醒这位教友,她受苦是与耶稣一起受苦。傅油之后,我们一起念了天主经、圣母经和圣三光荣颂。我似乎听到老人也在和我们一起诵念,只是不太清晰。
祂口渴,要求我们给祂喝的,因为祂与我们同行,与我们一起受苦。那个手拿水壶的人正是我们,这水壶或许有些磨损,但仍可以给祂水,也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总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可以送给他人。
教宗也勉励当地教会始终为被抛弃者和受苦者发声。大约4000名原住民参加了这场无比喜悦的活动,与第一位来到亚马逊雨林的教宗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