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与父亲,因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走在了一起,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教会也刚刚恢复自由,他们两人在天主的圣爱内共同建立了小家庭。
唯有顺时听天,不断升华自己品德,再求天主因着自己的真诚谦卑而慨施怜悯,垂佑救援,使自己远离心灵的黑暗,免除罪恶为超性生命所制造的灾难,借以获得精神境界的无私坦然长久平安。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一年,教宗建立了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将先前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圣座一心委员会、圣座移民与无定居者委员会,以及圣座医疗人员牧灵委员会的职权汇集于这个部会。此外,国际明爱会也属于这个部会的职权范围。
走了2里路坐上106路,到浅水湾换357路,再走到和义路乘331路,到慈城已近8点半了。到站一问,一位女士说教堂很近,走一二百米就看见了,我们兴冲冲地走去一看,是主恩堂,显然是基督教堂。
鸡蛋是再平常不过了,但在鸡蛋上用彩笔绘着十字架或和平鸽、还有生机勃勃的花草图案后着实令人喜欢。虽然有了规定,但在领彩蛋时还是有人想多领。
2007年,宝安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教友,急需一座教堂,于是林国忠与本堂胡庆华神父开始了建堂计划,之后的日子里,从购地到建成,风里来雨里去,他没有走开过一天。
原有后院办公楼拆除,在教堂西侧(西宁道小学原址)还建一座风格与教堂建筑相匹配的办公楼面积在3000平方米。教堂后,原若瑟院小二楼作为保护性建筑,由教会使用。
1988年,陈柏庐主教主持成安教务时,在大寨后街建立了一座祈祷所。1991年,由当时的成安县本堂朱培贤神父带领教友在大寨前街建设了一座初具规模的教堂,陈柏庐主教特将此堂奉献给耶稣圣心。
弥撒由本堂孙慧杰神父主祭,李建斌、高世喜神父共祭,约600位教友参与。由于新建的天主堂尚未完全竣工,弥撒是在院内的空地上举行。场地设施虽然简陋,但却阻挡不了广大教友敬拜圣母,参与弥撒的热情。
通过联谊,新教友之间彼此建立了友谊,形成了新的团体,与堂区建立了感情,为保持领洗后信仰上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