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记述了圣母往见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48)。依撒伯尔向玛利亚高声喊说:那信了由上主传於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45节)。
弥撒选读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创世纪》,谈到加音和亚伯尔的事迹。《圣经》中首次提及弟兄这个词。这原本是一个兄弟日益情深的美好故事,结果却以悲剧收场。
《玛窦福音》最後一章记述耶稣复活的事迹,以此揭示基督的奥迹。痛苦和受难并不是耶稣的结局,接踵而来的便是祂的复活,一个新开端。那麽,我们该如何向今天的人宣讲基督呢?
苦路源于耶稣被钉十字架前所走的路途,通向加尔瓦略山的事迹。苦路共十四处,分别记载了耶稣即将钉死的经历以及他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教诲。在此之前,我所了解到的大抵如此。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圣保禄宗徒为了宣讲救主耶稣,便从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迹谈起。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
教宗方济各在6月5日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提及庇护十二世和整个教会救助罗马犹太人的事迹,称这位教宗冒着危险拯救人的性命,他所做的是慈悲善工。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圣保禄宗徒为了宣讲救主耶稣,便从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迹谈起。教宗阐明,天主的救恩是一段走向时期圆满的旅途,一段有圣人也有罪人的旅途。
圣史若望记述了耶稣最早的两个门徒蒙召的事迹(若一35-39)。若望和安德肋起先是洗者若翰的门徒,他们一听到师傅称耶稣为天主的羔羊(36节),便跟随了耶稣。
教宗然後引用梅瑟的事迹说,上主从荆棘丛的火焰中向梅瑟启示祂的名字:我是‘我是’(出三14)。这个表述具有临在和恩惠的意义。同样地,基督在召叫祂的门徒时也邀请他们与祂同在。
当天福音记述童贞玛利亚,若瑟的未婚妻将诞生耶稣的事迹(玛一18-25)。当玛利亚从表姐依撒伯尔那里返回纳匝肋後,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