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菊经历家中不幸事件打击,曾非常痛恨社会,但自皈依佛教后,藉信仰力量放下仇恨,挑起养家责任,让哥哥读完大学,将弟妹养育成人,本人却至今未婚。
总主教续说,单枢机是宗教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他在台湾奉献五十年至死不渝,关心中国大陆是饮水思源,临终愿望特别关怀弱势的原住民、妇女、儿童和遭遇不幸的人,要为他们成立全国性的「财团法人天主教单国玺弱势族群社福基金会
有些人总认为我们教会没有注意到社会公义,这是最严重而不幸的问题,因为我们教会在社会公义方面,绝对是领先所有宗教团体的。
他的母亲去年春天不幸去世,92岁高龄的刘景和主教拖着病弱的身体专程前来送别。刘主教的一句话我很受感动:你们都在盼望圣神降临,我告诉你们,圣神已经降临,而且就降临在唐海,降临在这片福地上。
按正常情况而论,两位神父正值年富力强,有经验、有能力、有圣德,当为教会牧灵福传出大力的时候,却不幸早逝!怎能不让人感到悲痛呢?
媳妇死后他又娶了一个外教的,两家共有七、八个孩子,如果他有不幸,这一大家子可咋办呀。我对六弟说:“哥帮不了别的忙,只能依靠天主。”
现代心理学也证明,只要人性中有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只要有心灵的、情感的、精神的痛苦、迷惘或不幸,就非常可能会信仰宗教,以求从中获得帮助。
然而,当大爱者的抱负受挫之时,大爱也会像鲁迅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恨。总之,一切人世的爱,都是不能割断与恨的联系的。爱的反义词也不是孤独。
对自己的计划需要改的毛病不知从何下手,因而不知所措,心里便忧愁起来,埋怨自己无能,嫉妒别人的成功,咒骂自己的不幸,报怨上天的不公,无法接纳面对自己的环境、职业和地位。
她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儿子患病死了,死时刚两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他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的羞辱,觉的日子再无什么指望了,她想到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