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234)本主日福音(若3:16-17)证实了天主透过行动来自我揭示的方法:“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
这道劝谕是教宗根据2005年10月在梵蒂冈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的闭幕建议而撰写的。那次世界主教会议的主题为《圣体圣事是教会生命与使命的泉源与巅峰》。
他表示,“我的创作与旅行和探索的理念息息相关;我在音乐上视自己为一个声音世界的探索者。”乔万诺迪强调,在一个似乎一切都能通过算法得到答案、越来越缺乏探索可能性的世界中,旅行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发现。”
3、现在耶稣升天去了,宗徒们过世了,教会由耶稣所选拔的宗徒们的接班人管理领导,直到世界的终结(玛28:20)。耶稣许下保护教会的圣神,就在五旬节那天显然降临,并住在教会内。
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艰难以及人生理想的难以实现,真善美的难以追寻,也使得人到宗教信仰中去寻找慰籍和寄托。正如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圣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如果你已经陷在罪恶中,被失望所束缚,请记住这句话吧: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而是为叫世界藉着他而获救。
天主首先创造了光,为世界和人类驱逐了黑暗,当他最后创造人时,将人放在光中,一切都是光明的。可是罪恶进入人类历史之后,人类就无法生活在光明中,因为罪恶之父魔鬼就是在黑暗中的王,他让人喜欢上黑暗。
庞保颐指出,「我们去教堂是去体验另一种氛围,是不同于世俗世界的,但融合了商业化或『世俗』的音乐,是完全违背你该做的事情。今天这是一个大问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老子说的这个“道”是指一切事物发自的自然规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 太初有“道”,“道”在天主,“道”就是天主:太初“道”在天主。
世俗世界往往不能理解修道院生活。在1500年前建立的“圣本笃规则”,其实在试图制度化地寻求满足人在精神,心智和体力之间的平衡。进入修道院的都是在宗教上有虔诚追求的人,精神需求一般不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