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基督的诞生,信友认识生命的神圣;注视纳匝肋的圣家,会了解家庭在天主计画中的原始真理;倾听基督导师公开传教生活中的奥迹,就获得进入天主国的光明;追随他走向加尔瓦略山时,学会认识使人得到救赎之痛苦的意义
但济南教区做得很不够,只有洪家楼天主堂有个文宣组。我从国外学习回来之后,成立了福传小组等几个小组,后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有些小小的成绩,但是很不够,是一个堂区的作为。
以前许多美国人连想都不想的外国节日现在却变成了一些修院的官方节日而加以庆祝,且吸引了不少的地方居民前来观赏并参与。其次,修生的年龄结构也与过去大不一样。
保禄所写的一些章节,都向我们展示出像家庭教会一样的小团体,保禄宗徒直接称之为一个「家」(参阅:罗十六3~5;格前十六19~20;斐四22)。从这些「家庭」,我们能觉察到首批「堂区」的诞生。
180.在念“感恩经”最后的圣三颂时,执事立于主祭之侧,主祭举扬圣体连圣盘,执事则举扬圣爵,直到会众高呼“阿们”后为止。181.主祭念“求平安经”及“愿主的平安常与你们同在。”
——教宗方济各在圣家节(12月29日)三钟经讲话中谈如何做到家庭和睦我们是把时间主要花费在自己身上、自身利益上呢,或是我们也懂得为他人花费时间?
在我们杨家,我算是单传,我三叔(杨老师)把我当成儿子看待。我二叔他们等都不赞同三叔的信仰,也希望三叔能够成家立业,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太好,两个人在上海很多年不说话。
这种说法我想也不会符合大多数东正教会神学家的言论吧,这很明显的是以自己家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家的标准,而没有具体从圣体圣事的本义上去看,我想提醒Mitrophan一句话,圣事的有效与否不是来自哪个教会的权威与规定
……你不能把边界搬到家里来,你必须身在边界,并成为一名勇士。
高一志神父初到绛州暂居韩氏家中,韩家热情、礼貌、大方地款待神父们,但高神父要寻找一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住处,以方便传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