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任维彪神父在讲道时,邀请人们仿效圣若翰的榜样,作基督的前驱,向世人指示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邀请大家不断地跟随基督,不断地悔改、皈依,准备好自己的心灵,在生活中体现、见证基督的临在,在人生旅途中自强不息
主教在讲道中说,“外在是一座美丽的教堂奉献给天主了,也是见证的时刻,内在是我们自己身心灵奉献给天主,要为天主做光做盐……”主教深入浅出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教友们。
教区办公室主任张新文神父在讲道中分享说,教堂是天主临在的标记,是和天主相遇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的彰显。庆祝会上,孙主教勉励并邀请教友们在圣神内要善用这座新的教堂,珍惜这份为主奉献的光荣。
看到教宗邀请大家为世界和平祈祷、守斋的消息后,江西教区九江本堂庞瑞神父立即在各教友群中转发这一消息,教友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十八年的伛偻,不能抬头望天十八年的挣扎,徘徊十八年的眼泪,辛酸十八年的呼喊,寻觅十八年的等待,执着十八年的渴望,祈祷…… 主啊,你在哪里?
他一方面祝望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徒继续走彼此深入了解的道路,也祝祷互相之间有更多的敬重,增强合作的决心,宣扬天主赐给每个人的尊严。这样的讯息是日渐俗化的世界极度需要的。
死在门徒们的手臂上,表示紧密团结,或者更好说是由谦逊所孕育的爱德,在修院造就了灵魂的团结。圣本笃将自己的生命献为牺牲,弟子们同他一同奉献:由他和他们在祭台前所形成的团体,是完善的美。
尤其在圣诞节的夜晚或复活节的黎明,他总要发动教友出去传报主的降世与复活的喜讯:“现在,我们就是牧人和贤士(就是玛达肋纳和若望),我们要传扬主所带给世界的喜讯!”
《望德不叫人蒙羞》(Spesnonconfundit)是教宗方济各于5月9日耶稣升天节第二晚祷中向五大洲的教会颁布的一道诏书,主题取自《罗马书》(五5)。
于是,吴神父被安排在北京南堂任副本堂,协助本堂神父主管要理班,每年两期。由于当时教堂刚刚恢复使用,只有南堂有要理班,所以每次领洗人数都在八九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