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参与基督的使命也标志着度福音宣讲者的生活,也就是与导师同命运”。
曾多年担任台湾、香港慈幼会初学导师;在越南从事修会培育工作10年。他在堂区从事青少年牧灵工作、多次担任本堂司铎。在台北工作期间,他协助圣座代表处的工作。
中国著名骨科专家、研究生导师、文职将军、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首席顾问时述山教授及多位专家医师在仪式后,对参与活动的患者们进行会诊。河北省会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主教邀请参礼的信众与即将领受铎职的两位执事一起反省,他们两位即将领受的司祭职务,“为基督服务,以履行他导师、司祭和牧者之职,使基督的身体——教会得以建立和发展,成为天主的子民、神圣的殿宇”。
在这层意义上,他的确是要紧事物的导师。换句话说,他提醒我们,确实有价值的事物并不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却要求予以耐心分辨,以便得到发现和重视。
“你去听吿解司铎那里,是为了得到罪过的赦免,所以你在罪过方面做好准备;你去灵修导师那里,是为了向他倾述你此时内心发生的事,精神上的起伏变化、喜乐、愤怒,以及你心里的状况。”
您永远是我们的慈父、导师、榜样,您的愿望我们来实现,您未竟的事业,我们来承担,让天主的救恩计划,在我们唐山,中国,全人类中实现。 敬爱的谢神父,您安息吧!(唐山教区供稿)
比菲枢机主教说他是一位导师,一位典范,因为他是令人信服的不可见的世界的见证。
世世代代的教宗也是禀承伯多禄的这句话来做教会,甚至世界的真理导师和道德领袖的。不论相反天主的舆论、潮流看起来多么「势不可挡」,教宗在信仰真理和道德方面的教导是不会迎合这潮流,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妥协的。
颂谢词指出他们的不同角色:“伯多禄在以色列子民中建立了初期的教会,保禄作了万民的导师,他们各以不同的训诲,聚万民为一家,扩展了基督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