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罗马:教宗访问黎巴嫩是一个异常勇敢和希望的行为
2012-09-09

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14至16日将到黎巴嫩进行牧灵访问,黎巴嫩政府宣布9月15日为公众假期,使本国民众有机会与教宗见面。黎巴嫩人民殷切期待这场盛事。

日本:日本语《和平于世》通谕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2013-10-12

同时,《和平于世》也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文件中揭示了人的权利与责任、国家政权与公众利益,全面阐述了真理、正义、团结互助、解除军备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柬埔寨:金边团体开启爱德年:谁是我们的近人?
2014-02-07

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新的社会,这社会尊重正义与平等、每个人都承担起公众利益的重任。由此,基督徒们可以成为这一变革的代表。  最后,金边主教表示,三年里共同就爱德祈祷、反思,也为我们提供了分享信仰的契机。

教宗会见中非穆斯林团体: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2015-12-01

其实,暴行的目的是利用各种途径保护个人私利,暴行损害公众利益。让我们一起向仇恨、报复和暴力说不,特别是那些以宗教或天主之名所犯下的暴行。天主是和平,天主是平安。

梵蒂冈:帕罗林枢机将於6月份前往乌克兰,带去教宗对受苦者的关怀
2016-05-12

圣座处事的四大原则分别是「人性尊严、公众利益、团结互助,权力下放」。关於这一点,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阐明:「教会在与国家和社会对话时,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

国际罗姆人和辛提人日:教宗勉励对话和融入,而非封闭
2017-04-09

教宗指出:如果个人和团体可以自由且充分地参与公众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和睦共处的氛围就能得以实现,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同文化和传统就能透过对话和融入、而非封闭或对立的态度,来保护各自的价值和习俗。

教宗方济各和本笃十六世致函在波兰举行的研讨会
2017-04-21

因此,否认或忘却天主,把宗教排除在公众生活之外,以及从文化中消除各种超性的展望,其实就是导致非常负面进程的起因,它严重危害社会生活,而每个人的尊严也得不到保护。

菲律宾:教堂染成红色声援世界各地被迫害的基督徒
2017-11-26

几个小时前,菲律宾援助受难中的教会组织领导层发表了一份声明,#RedWednesdayPH声援活动旨在达成以下目标:教育公众——特别是年轻人——认识到世界各地基督徒遭受迫害的性质和程度

首尔的殉道者之路成为梵蒂冈认可的朝圣地
2018-09-14

为这个场合,徐素文的历史公园将于正式开放之前向公众开放,安排在今年年底。该遗址是韩国教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方:四十四位圣人和二十七名受祝福的人在那里殉道。

枢机给年轻人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他们为世界主教会议祈祷
2018-10-07

该封信以孟加拉国国语写,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得到了公众的积极响应。」枢机指出,教会领导人的会议,在今年3月份已进行过会前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约300名年轻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