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教友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拉巴拉(MariaCristinaLapara)说:“我从小吟咏《Pabasa》,琅琅上口,是祖父母教我的,他们虽是文盲,但热心宗教礼仪,歌唱时不需要文本辅助。”。
接著,枢机以福音中玛尔大和玛利亚的形象来解释萨亚斯修女的生活经验:她们各以自己的方式接近耶稣。他解释说:“玛尔大是高兴款待和慷慨行动的象征,而玛利亚则是细心聆听天主圣言沉思默想的典型。”
这位商人将这座清真寺命名为「玛利亚,耶稣之母」,这是继2017年以来,第二次以玛利亚的名字为一座清真寺命名。
圣座大使继续表示,“玛利亚向天主回答了是。枢机向天主通过教宗对他的召叫回答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天主回答是。因为天主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每个人最好的。
这本新书的作者透过不同的主题阐明教会关于奉献生活的训导,例如以天主圣三、童贞玛利亚和大圣若瑟为参照点,关于祝圣、先知性、使命、礼仪、末世论、灵修,以及成圣的主题。
圣史路加简单地说:“玛利亚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用襁褓裹起,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
当天的福音记载另一个救恩历史中痛苦的时刻,就是若瑟发现他的未婚妻玛利亚怀有身孕:若瑟很痛苦,看到村镇的妇女在商场上说这说那,他实在痛苦。‘玛利亚是个善良的人,我认识她!
天主的婢女玛利亚·艾肯海德(MariaAikenhead),爱尔兰仁慈修女会创立人。1787年1月19日在爱尔兰科克出生,1858年7月22日在爱尔兰都柏林去世。
(路19:10)因着主耶稣的无限仁慈和宽恕,2012年6月3日由堂口岑神父主礼,在她狭小斗室的病榻前为她施行了圣洗、坚振、临终傅油圣事,圣名玛利亚。
还记得路加福音中的玛尔大和玛利亚的故事吗?当玛尔大把耶稣接到自己家中的时候,她为了伺候耶稣而忙碌不已。但她的妹妹玛利亚就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