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遇到默西亚,天主子耶稣的喜乐:自然地先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传报福音,分享福乐!沿着历史长河,历代的每一位基督徒都是“找到主耶稣”,“和主耶稣生活在一起”,“生命被更新了”的人。
有一位教友得癌症已经扩散了,而家人和朋友却都对他隐藏不说。大家都以各种理由做出“明智的解释”:“你现在感到痛,应该是多年前的一次劳苦而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没事,很快就会好的……”。
我姥姥家是杨家堡的,他们王家老辈全是致命圣人。我妈妈从小所受的信仰教育比较多。家人常对他说:离开天主可不行。他至今牢记心中。
我们本来是给小孩子做一个很好的身教的父母,结果在他面前吵架大喊大叫,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孩子就很不想住在这个家里,觉得这个家没有安宁,当孩子如果渐渐长大的时候,他们巴不得越快离开这个家,离开家就不想回家
他就立刻抛弃他的家,另找一个新住宅。太太与他争辩,他连自己的太太也不要了。有一天克虏伯病了,病情很严重,他非常害怕。极力求医救命!他许诺医生说:“你若救我再活十年,我情愿赠送你100万美金。”
圣家逃往埃及,并最终定居在纳匝肋。路加记载的是什么呢?路加实际上给了我们两个故事的叙述。首先是洗者若翰,一个我们往往忽略的故事。当然,路加没有把耶稣与若翰一视同仁。若翰的出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n.5)(15)在耶稣圣心或圣家的圣相或圣像前,采用认可的经文,虔诚地诵念(若可能,由司铎或执事主礼)「奉献家庭于耶稣圣心」祷文或「奉献家庭于圣家」祷文。
2007年,凤翔县陈村的一位教友,在桥下拣到一个出生仅一个月左右的女婴,高兴地抱回家。然而,婴儿三四天不吃也不哭,只有微弱的气息。
为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便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
百味杂陈的玛丽接受了同为基督徒的好友瑞珍娜的帮助,后者多次和她对话,帮助她明确一点,就是自己要去见的是一个成年人,不是我心目中的禽兽。当天,玛丽和瑞珍娜等几个人一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