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隐修院作为精神的绿洲,要向当今世界指出最重要也是唯一具决定性的事物,就是:人值得活下去的最终理由是天主和天主奥妙的爱。教宗向隐修士们说:“可爱的弟兄们,请你们以你们的隐修院应有的本质来看待它。
教宗引用圣人的话结束当天的要理讲授说:“让我们祈求天主使我们免于敌人的任何侵袭,免于对敌人的任何恐惧。请不要看我们的功劳,但看他的仁慈。
继上一回省思了圣神在创世工程中的化工后,教宗方济各6月12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继续以圣神为主题的系列要理讲授,论及圣神在“启示”中的临在,圣经便是个“权威性的证明”。
教宗方济各2月3日上午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强调了上述概念。他指出,教会内曾出现过「实践那只讲求内在的基督信仰的诱惑,而不承认公开礼仪具备灵修方面的重要性」。
教宗再次向婴孩的父母和代父母说:你们要求教会接纳这些婴孩,为他们施洗,你们的理由是:将你们所接受的信德传给他们。这样,每一个基督信徒都可以重复说:‘主由母胎形成我作他的仆人’。
分辨的三个特色教宗建议在场者阅读他关于如何进行分辨的要理讲授,并谈到分辨的三个突出的特色:同道偕行、个人化,以及引向真相。
通过这次要理讲授,我们开始默观福音中叙述的一些相遇,从而理解耶稣赐予希望的方式。真实的是,这些是照亮生活的、带来希望的相遇。
黄慧玲老师虽已有七十高龄,但她精神矍铄,诲人不倦,她以基督之爱的博大情怀,利用其丰富的圣经学、哲学、心理学知识,力戒空洞的说教,坚持寓理于事,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解剖,一次次耐心细致的启发,一场场情景再现的演绎
俄国学者基米列夫说:关于意义的问题,或显或隐,伴随着人的一生。在此人不仅要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且当他行动时,必须以意义为前提。
1860年8月5日,鲍思高神父当日晚上和他的学生们讲述了这个梦。他说我看见了我的青年们,在一个绿肥红瘦的花园里聚集,由四十张桌子所摆设成的里中外,上中下三层圆形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