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暮秋的主日,圣堂里的弥撒已进行到领圣体的阶段,教友们和往常一样,纷纷起身在跪凳的行间排队,向祭台前送圣体的神父缓缓移动。
然而,世海难航,当初耶稣在他的工作中也没有获得免除一切痛苦的特恩。他的坚忍不拔把他送上了十字架、复活、升天的成功路径。一位好司铎是天主对他教区和教友们的恩赐。
同时天主圣神更是教会的生命之源,是我们教会的灵魂,也是我们每位信友的灵魂,是普世教会统一的基础。
围绕这个永恒的主题,教会每年圣周四以极隆重的礼仪纪念司铎职的生日,在每年复活期第四主日号召普世信徒为牧者们祈祷,并将每年的耶稣圣心节特定为司铎圣化日。
《教理讲授指导》是面向普世教会的,首先是面向主教,因为主教是信仰传递的第一负责人。因此也是面向主教团、教理委员会,以便合作编写国家教理讲授计划,统筹协调各教区的教理讲授工作。
1989年,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计划出版中文弥撒经书,请当时在佘山修院任教的罗国辉神父帮忙,罗神父回港请示胡振中枢机后便开始了这项工作。
回到教会大家庭之后,恰逢堂区杨海龙神父组织青年教友开展生活圣言分享活动。一句圣言闯进了我的心:“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这些主教们代表海内外神长教友联合当地教会(四川成都、乐山和南充教区长李枝刚、雷世银、陈功鳌等神父)深入灾区慰问灾民,看望一线服务的修女志愿者梯队,亲自为灾民装卸帐篷,为灾民送去粮油,查看受损教堂,提出重建计划
若翰:普世的见证人(6-8)若望福音和对观福音一样,也将若翰洗者的工作安置于耶稣公开出现之前。福音作者言简意赅地综合表达若翰的整个生命:「被派遣、已经来到、作见证和引人进入信仰」。
朝圣团特邀袁树国神父带领,并有在欧洲工作和学习多年的崔神父做灵修讲解和辅导,使参加朝圣的每一位教友大获神益。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是继以色列、梵蒂冈之后的朝圣地,被誉为世界第三朝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