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这些仆人的行为展开省思,说:「害怕总是让人无所作为,往往使人作出错误的决定。害怕使人丧失采取行动的勇气,诱使人躲避在安全又有保障的解决方法里,最终无法成就任何好事。
天主根据人的需要,尤其是灵魂的需要来安排每一件事。
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于2017年2月颁布的《新章程》强调,“没有任何一项权利准许人任意支配自身的生命,因此也没有任何一个医生能够为一项不存在的权利做执行监护人”。
为纪念这一重要文件颁布百年,教宗方济各特别指定了二O一九年十月特别传教月,旨在唤醒普世教会向外邦人传教的意识、本着更新的热忱宣讲福音;正如《福音喜乐》中阐述的,敦促教会牧灵活动的传教转变。
对于相信道成肉身的人来说,人与人的相遇是不可或缺的。基督徒能为社交媒体带来独特的“风格”,其根源在基督内。祂教导我们,真理在共融中揭示于人,传播也源自于共融,即源自于爱。
人每一次拒绝,天主都以新而且更大的爱的方式来响应,来令人接纳他的邀请。教宗是以德语向瑞士主教们讲道和发表谈话。
他知道圣伯多禄的话:“要服从天主而不是人。”人们尽力说服他,他冒着生命的风险。他的本堂神父约瑟夫‧卡洛巴赫写道:“他使我缄默不语,因为他有更好的论据。
对这方面教宗表示教会的看法说:“这方面的研究总必须尊重人类生命的尊严,不论在何种状况,人总不可以被当作试验品的工具来操纵或对待”。
教宗继续说道:“当人的生命即将熄灭时,天主的爱使人脱离死亡而获得自由。因此,被定罪者获救赎;陌生人成为朋友;十字架上短暂的相遇将在平安中永远常存。这让我们稍加思考。我如何与耶稣相遇?
“把人的全部存在看作是处于一种奴隶状态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的好的方面被忽略了。奴隶主只占有奴隶的身躯,精神却是他自己的主人。精神是自由的和不受禁锢的,精神也不是身体的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