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要是只是把宗教当作精神寄托的人说说也罢了,但一个宗教信徒若这么说就让人苦笑。当然,我们天主教历史上曾有圣人因为情境紧迫把祭布给穷人让对方得到身体温暖的。
医院于一楼大厅布置了马槽和圣诞许愿树,是为了让进出本院的乡亲朋友能更进一步认识我们效法耶稣基督的精神,进行医疗传主爱的,把耶稣基督降生对世人的爱,传播给还不认识耶稣的街坊邻居,把这好消息给所有乡亲,因此这是上主所选定的一天
只有这样,才能让有需要的人顺利找到寄托,通过精神上的自我救赎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见环球时报网,2012-12-15:《重视精神需求才能压住邪》)。
现在人要抗议自己的天性﹐他如今就只剩下精神和意愿而已。教宗说:「我们所谴责的人对自然的操控﹐在此变成人对自己的根本抉择。如今存在的只是抽象人﹐他在为自己选择天性。」
在这事上,我们必须再三强调,有需要设立更多善终护理中心,为病人提供全人护理,给予所需的人道扶助和精神支持。这是每人应有的权利,一个大家应致力维护的权利。
我们努力以笃深和完全的爱服务基督和祂的教会﹐这是我们服事的精神。我们给出来自基督的希望﹐惟独祂能照亮我们的路程。」
他是一个教导我们和平精神的贫穷者……我多么希望这是一个为了穷人的贫穷教会啊!」
的确,教会的成长与发展也并不仅仅靠着我们的一腔热火,盲目地去与邪恶势力对抗,我们更需要内在的精神与活力,处事上的明智与聪慧,纯朴如鸽,机警如蛇。因此活泼的信仰,坚实的信德基础便越发重要。
来自天津教区的传道员王一芳老师则以自己这些年来所累积的福传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教友们分享了教友福传的方式方法,充分激发了教友们的福传热忱,教友们在分享发言中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效法王老师的福传精神
这些财富包括生命,它是天主的恩典,必须始终予以保护及促进;然后是家庭,它是共同生活和阻止社会分裂的一剂良药;接着是全面教育,不能将它降低为只为达到盈利的目的而传递讯息的工具;再就是健康,必须寻求人的整体健康,精神幅度也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