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阅读了一本《重新发现天主教的真谛》(“信德”出版),书中竭力推崇天主教信仰中的普世价值,其中也谈到了福传工作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我认为对我们日常的福传也有一定的帮助。
罗兰女士出生于1963年,她曾在两大著作里探讨拉青格的思想:一个是《拉青格的信仰,本笃十六世的神学》(2008年),另一个是《本笃十六世,困惑中的指引》(2017年)。
祂的神使我们能够拥抱众人,在多样性中达致共融,调和差异却绝不强行失去个性的整齐划一”。“透过接触外乡人、移民、难民的差异,以及能从中获得的跨文化对话,使我们作为教会能有成长的机遇,并相互得到了充实。
这项修订旨在强调各主教团在与圣座交流的“重大任务”中的责任,即完成将罗马礼的拉丁礼仪文本翻译成各自的语言的复杂工作。
教宗分享说:在生活中,甚至在信仰的寻觅中,选择是我们每日的课题。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受造物,被赋予不同的天赋和使命,因为“分辨本身是运用智力、技巧和意愿来把握适当的时机:这一切是做出好选择的条件。”
在孟神父整个圣召旅程中,这些故事一直陪伴着他。起初,我感到很有趣;及后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我发现这些简单的故事,能够教导我们有关天主圣三节的一些事实。
在新年年初,又逢四旬期的到来,在这四十天中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沉思、默想、反省一番我与天主的关系,当然,假如我们有全备的信德、望德和爱德,愿为天主所用,愿与天主的救赎工程合作,我想我们的生命也会被改变;
乔万诺迪强调,在一个似乎一切都能通过算法得到答案、越来越缺乏探索可能性的世界中,旅行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发现。”他认为,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朝圣,使人得到改变。”
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也都传颂着《创世纪》中优美的故事。创造天地万物、安息日停工、原祖被逐出伊甸园、洪水灭世、修建巴贝耳塔等等,英国著名文学作品中也有《失乐园》《复乐园》等举世闻名的作品。
从小受堂区文化熏陶,在威尼托高贵而勤劳的宗教氛围中长大。其父是位每天参与弥撒的虔诚教友,五金店店主,后来改销农具。其母为小学教师。帕罗林10岁那年,父亲不幸在巴桑诺与维琴察路上的交通事故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