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教学经验及班主任工作交流:天主教神哲学院的院长陈功鳌神父和基督教的李栋教务长介绍教学经验。陈神父谈到学生要“乐学、会学、善学”才能有所长进,教师要“乐教、会教、善教”才能更好的施教。
在这美好的巧合中,而今年又是保禄年,我们能够以保禄宗徒的经验来了解福音所说的归依的真谛…事实上,保禄宗徒的经验可以作为基督信徒真正皈依的典范”。
在这里,在这个城市的宗教间的关系比起其它城市更为明显,你如何生活这种经验呢?答:在加尔各答这种事情处理的很好。在过去我们也同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一起工作。这里宽容心很强,特别是印度教的印度人。
最近,来自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五十多位主教、神父和教友在印尼日惹举行研讨会,分享他们帮助年轻夫妇的经验。
当一名青年选择跟随天主教信仰,那是因为他感受到团体的经验。教会尤其集结青年,教育他们,敦促他们参与爱德善工和要理活动,并且寻求生命的意义。
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为此致函勉励上百名与会者推广「礼仪培训」,以协助天主子民热爱礼仪,视之为「与上主和与弟兄姊妹相遇的经验」,从而促成皈依,使他们有能力像基督那样爱他人和服务人群。
分辨需要若干必不可少的元素,例如:知识、经验、情绪和意愿。「分辨需要努力投入。圣经教导我们,我们眼前的生活并非一成不变。天主邀请我们加以评估和选择。祂把我们创造成自由的人,希望我们能发挥自己的自由。
对复活的主的信仰是福音传播的核心,它的传播需要在家庭和基督徒团体中活出意义非凡的经验,例如与耶稣基督相遇,从而改变生活。
进一步来说,如果没有这个经验,爱天主便缺乏基础。但如果你从未有过甜蜜的感觉也不要灰心,当你反省天主在以往及现在生活里的作为时,你便会发现天主是爱自己的。
李稣光主教在致欢迎辞时说:“420年前,利玛窦以及耶稣会的神父们在南昌,和中国士大夫交往中尊重和赏识当地文化重要性的经验,是当下中国教会在神学、礼仪以及牧灵福传的有启发性的历史之镜,照亮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