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美”的每个表述,都可以被视为一个途径,导向与主基督的相遇,因为“从受造物的伟大和美丽,人可以推想到这些东西的创造者”(智13:5)。
教宗解释说:「如果你想要善度生活,如果你想要享受人生,就要记得你是个受造物,你不是论断善恶的依据,而且你做的选择会对自己、他人和世界带来后果;你可以使大地成为美妙的花园,也可以把它变成死亡荒漠。」
教宗警告说,不关爱受造物,将冒新“洪水”的危险。接着,教宗谈到了“谨慎”的主题,教宗称“谨慎”为“管治的美德”。“没有谨慎就不可能管理。
世界、社会和教会需要人性深厚的司铎,其灵性特质简单来说就是耶稣的风格:一种不把我们与他人分开的灵修,不冷冰冰地传授抽象的真理,却有能力活出天主对世人的亲近关怀、祂对每个受造物的圣爱”。
然而,人不是算法系统:人是受造物、是关系、是奥秘。”教宗提醒道,假如不深入省思有关人的课题,包括人的肉身、脆弱,以及人对无限的渴求,他建立关系的能力,那么“伦理就只剩下规则,信仰恐怕会脱离现实”。
爱的成果就是圣若翰洗者痛斥那些前来受他的洗的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时候所说的,与悔改相称的果实”。最后,教宗勉励在场的信友说:“借着福音,若翰洗者继续向世世代代的人说话。
耶稣教训人,以虚心受福为天国之基。傲者不能虚己受善,最为我教所忌。克傲在谦,故以此为进德之首。二曰廉以克贪。利之所在,众人争趋,贪心一萌,往往见利忘义,临财苟得,启天下争夺之祸。
他知道,自己本来就是灰土,死后仍将归为灰土;而这灰土正是全能天主的受造物,他来到世上走了一遭,被人称赞、被人误解,他全不以为然,一切都为了愈显主荣,自己个人受的委屈,就全交托在好天主的手中了。
光和其它受造物一样,是启示天主的某些事物的标记,是天主的光荣的反射……圣咏说:‘天主身披光明,好像外氅’。
更有甚者,圣体圣事还具有宇宙性的价值,耶稣使饼和酒变为他的圣体和圣血,这的确是使受造物神性化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按照传统的作风,耶稣圣体圣血瞻礼的特点是举行圣体游行,这个活动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