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方济各,也值得我们敬仰与仿效,他就是五伤方济各,他之所以让世俗精神严重的人望而生畏,就在于他严厉的克苦与深邃的谦卑,因他始终坚信,基督化的生活,应以克苦、克制自己为出发点。
耶稣来了,他带着他心爱的十二门徒,像往常一样走进了革则玛尼山园,这里是他常常涉足光顾的地方,他常来祈祷,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一草一木都完全熟悉。不同的是今晚他看起来忧闷、焦虑,并且是急匆匆地样子。
服务是一份荣耀,「基督的光荣是服务到底,自谦自卑,直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天主的子民也是仆人。
世界像一片昏黑的脑海闪现着耶路撒冷恣意的泪冰冷的风拼命地,吹透沉睡的橄榄山,透过苍白的革责玛尼园回响着我祈祷中剧痛的余音,那一刻世代波动紫色苦酒的潮音抹去我恸出的血滴父啊!
首先由本堂高欣亮神父祝圣苦路并带领大家公拜苦路,接着由教区霍成主教主持感恩庆典,20位神父,9位修女,2000多位教友参礼。
正祭台是东西宽4米且高出地面15公分的台子,台边安有1米高的红色栏杆,顺栏杆上空,挂着个十字架,十字架长2.3米,宽1.8米,上面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宽容是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它会让人看到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让人在将心比心的体谅中,赢得了仁爱的光芒,温柔的细雨,温暖的春风,让人的心田得到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
怀着向往和感恩之心,我们徒步踏上苦路,去追寻耶稣的足迹。这条路是耶稣拯救世人所走的路。心中有的是忏悔,有的是感恩。在神父和修女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耶稣当年走过的苦路一步步走向大山深处。
耶稣圣心山约于1908年梅泽民神父购得,占地约180亩,准备修建一座圣堂,后因种种历史原因,圣堂未能建成,但当时修建的盘山路与14处苦路像遗迹尚在。
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窑洞堂,而是窑洞堂外土崖上的T形十字,笔者当时虽不识,但奇怪的是,200多年来,尤其关中西来哨雨,风吹雨打,T形十字完好无损,内心默认真是个圣迹。后多方请教,才知是方济各会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