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为此致函活动主办方、礼仪行动中心主任马尼亚戈(ClaudioManiago)主教,谈及去年因封城而「缺乏礼仪」的「沉痛经验」和由此衍生的各种问题,并期许与会者能为堂区找出新的「礼仪牧灵路线」,以应对主日弥撒
为回答这个问题,世界主教会议秘书处强调,需要“活出一种参与和包容的教会进程”,向每个人,尤其是被边缘化的人提供表达意见和得到聆听的机会;认出和珍惜多样化的神恩并审视“在教会内的责任和权力是如何运行的”。
此外,气候变化不仅是未来的挑战,更是立即攸关生存的迫切问题。举例来说:火灾频发、暴风雨连连、海平面上升,这一切不只在落后国家、也在发达国家制造动荡。
也要藉着祈祷默默地容忍他人的问题和他人的缺点,寻找帮助他改正的正确道路。这并不容易。较容易的方法是说三道四。敲打别人,好似我是完美的人。我们不该这样做,却该温良、耐心、祈祷和关怀。”
“在生命中的困难和问题面前,难以有耐心及保持平静。恼怒蔓延开来,而且常常沮丧。如此一来,会受到悲观和认命的强烈诱惑,看一切都是阴暗面,习惯使用气馁和抱怨的语气”。
《拥抱岁月:天主教修女如何成为优雅变老的典范》(作者:安娜·科文)书中道出其中一个关键是修女们不认为衰老是一个问题。被称为“长者”或“老年人”对她们并不是委婉语。她们很高兴被称为“长”或“老”。
我们与其对问题和挑战夸夸其谈,倒不如做些实事,如同树叶那样把「脏空气化为新鲜空气」,发挥转换的作用,以善制恶。具体可行的作为是「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粮,为正义而奋斗,扶持穷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圣座大使提到“教会今天必须面对的几个紧迫问题”,其中之一乃是生命。
此外,节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尽可能减少消费的问题,而是要以超然和感恩的态度去生活。内心井然有序,宁静幸福的人,和那些外表与内心不和谐的人,是很容易区分的。
教宗提到《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和《路加福音》叙述的慈父的比喻,强调温柔“首先不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