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信友团体从一开始就不只受到圣神以及真理和爱的喜乐,也有来自信仰真理上的对立的考验,以及因对立而导致的共融上的破裂。
在新慕道团中,我们拥有自己的传教团(Missioadgentes),这是一个由数个家庭组成的团体。传教团前往世界上基督信仰比较冷淡的地方,使耶稣基督临在那里的居民中间。
教宗表示他这次前去瑞典与信义会团体相聚,是为了「接近」他们。教宗说:「我期待并盼望更接近我的弟兄姐妹们。接近对众人有益,距离却使我们生病。
我们团体中神贫的人越多,我们之间的分裂、冲突和争论就越少!谦卑和爱德一样,都是实现基督徒团体和睦共处的重要美德。从福音的意义讲,贫穷是通往天国的主干道,是分享高於拥有的道路。
在香港,教会团体先后举办活动,回顾如何由分裂走向对话,并探讨对基督徒合一的展望。
该国天主教会团体也蒙召在人民的生活中促进团结、爱德和重建,在社会生活中担任有建设性的角色,在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发声,坚决提倡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尤其是穷人和脆弱者的权利。
四旬期的每个星期天,他所在的团体开始为他人祈祷,每周一个不同的主题,信友们在教堂后面搁了一个篮子放满纸花,象征这些祈祷,下周又把纸花带回来,贴在十字架上(见题图照片)。
讲座上,柯毅霖神父分享他所属的宗座外方传教会在香港的福传方式,提出首个方式是建立基督徒团体和堂区,而服务堂区则是该会神父的本务。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整体教育,恢复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每个人能够以团结互助之名照料共同家园且具有团体和“生态公民”的意识。神长们表示,必须让整体生态成为旅途中教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宗提醒道:「这份与上主的亲切感、基督徒的亲密无间,始终具备团体的幅度。」它虽然是私密的个人关系,却存在于团体内。「一份缺乏团体、擘饼、教会、子民和圣事的亲切感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