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96年,这对深深相爱地老人,才相继离开人间。不难想象,那位男青年爱的是曾拯救了自己灵魂的女作家的心灵,而非容颜。
只见她先画了胎儿的模型,标上“一”,又画了一个小十字架,十字架上钉着耶稣,标上“二”,最后画了一个平躺着的像是死去了的老人,标上“三”。
一个七十高龄的老人为了教会,真是拼了老命了。2001年圣枝主日,父亲劳累过度,患了脑梗塞。经积极治疗,生活能自理。为了满足心灵饥渴,他就多拜圣体。有时我们搀扶着他去拜圣体,路上他总会泪流满面。
当记者问教宗是否还会回德国访问时,教宗回答说:“我已经是个老人,不知道天主还会给我多少时间。”“如果我再回来,一定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我会将之看作是天主赏赐的礼物。”
77岁的老人又活了两年,后来死于心脏病,临终前妥领圣事,平安地走了。后来朋友梦中梦到母亲手捧鲜花,身穿洁白的衣服,笑着向她告别。朋友告诉我,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笑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朝圣当中年龄最大的老人朴叔叔,今年已经81岁,身体一直不太好的他,凭着对主的渴望,和朝圣团一起登上了圣母山,并在弥撒中为神父辅祭。
默观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幅度,「因为我们只能透过基督的伤口进入天主的内心,而且我们知道在饥饿的人、未受过教育的人、被遗弃的人、老人、病人、坐监的人,在所有脆弱的人身上,基督祂受了伤」。
弗兰克问老人说:你爱你的妻子吗?他说爱。那你的妻子爱你吗?当然爱!弗兰克说:那你想想,如果是你先离世,你的妻子会怎样?老先生说:不可想象,我太太恐怕会绝望的。
因为神父带领教友们看望病人老人,特别是那些无人照顾的人,几乎半个多月都在忙碌这些。二,充实、信仰生活化。每做一件事,神父都提醒大家如何用耶稣的眼光看。三,人性化、多样化。
一位老人担忧地说:“山里的冬天很冷,现在没有了屋子,最少需要四床被子才能保证顺利度过这个冬天。”根据灾区的需要,进德公益将连同海内外合作伙伴,为灾区捐助价值约200万元人民币的过冬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