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旅途中,我常常想到圣方济各:他帮助我持守福音,在我心中体验到耶稣基督的爱,同时我正在经历着访问的各个时刻;在我心中有基督的福音,为所有孩子向天父祈祷,尤其是最贫穷的孩子,为不公义、战争、苦难的受害者祈祷
土山湾曾经辉煌,但经历风雨,今天留有“土山湾”三字印记的文物已绝少发现。2008年4月,现在上海图书馆工作的张晓依告诉我,在浦东傅家玫瑰堂中有一口土山湾制造的钟。
2008年是很不顺利的一年,也是大悲大喜的一年,悲的是这一年我们遭遇了从未有过的灾难,喜的是我们人性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感动和温暖;看到了人理性的复苏、心灵的返朴、精神的回归、信仰的大爱等,关乎人生命内在层面的深思和修复
他们经历了奠基阶段(1953~1960)、成长阶段(1961~1971)、自立阶段(1972~1990)和传承阶段(1991~)。
我们可以在展览中看到利玛窦当年想尽办法要让我们看到的那些16世纪铜版画,从《万神殿》、《角斗场内景》到《罗马广场景观》,它们仍旧行使着它们的使命:向我们叙述那个古老帝国首都所经历的辉煌,描绘它曾经的显赫
他为教友们介绍了方主教传道及殉道经历。方主教,韦名启升。1679年生于意大利老利亚一个贵族家庭,世代信奉天主。主教自幼热心事主,为人正直,名利不染,后入方济各会并晋铎,曾担任意大利老利亚第二任主教。
再想想这些年老的教友们当年所经历的,就更让人心酸了。他们的青壮年时代是在没有圣堂的文革时期度过的。其中大多数人为信仰饱受磨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不能参与弥撒圣事。
如果那样,我们早就多灾多难了,静心回顾自己生活中的经历,难道感觉不到天主的助佑吗?圣诞老人、警察、忙碌者,在生活中或许我们对天主有这样或那样错误的认识。
教宗说,保禄和巴尔纳伯讲述的是他们的经历,而非主张。教会也该如此进行分辨,不是坐在电脑面前,而是面对人的现实生活。
弥撒中主教讲到:“今年是唐山教区成立120周年,教区经历了很重要的三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大潮中,我们更要加深信德,不被世俗所迷惑,坚守信仰,做信仰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