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由福传组、老年爱心组以及一些热心教友组织的以包人、包片、包村的方式,走村串户,传播福音,寻找失散的亡羊,实践爱德,使福传的人越来越多了。
人不能等到大难临头时才懂得生命需要相互搀扶,相互关爱,也不能一味依靠来自外界强制的教育。应该依靠天主,把悔罪、感恩和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福传才可以实现。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这种人不是真正的修道之人,只是把修道作为幌子,而最终得到自我获取或拥有财物的目的。这样的人还怎么能给他谈别的事情呢?
1659年,也是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的前身圣座传信部向远在东方创建的首批宗座代牧区发表重要的向外邦人传教工作指导文件的一年。这一文件,因此也成为从事向外邦人传教活动修会团体的传教工作指导方针。
我们可以由原罪问题生出许多感慨和联想:原罪的结果,让人恐惧、逃避、推卸责任、推诿等等。导致了惩罚,失落地堂,失去天主光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生活一去不再复返!
(若15:11)◇“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因我的名驱逐魔鬼,说新语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么致死的毒物,也决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
编者按:《永恒的司铎》是真福施礼华神父(主业会创业人)1973年4月13日的一篇讲道词,原文很长,下设六个小标题:1、为何要成为司铎?
教宗说,耶稣进入旷野四十天受试探,“人也受召度四十天的旷野生活,好能怀着信心参与战胜死亡的基督的逾越。由此便能了解在信友头上施放圣灰这忏悔的行动”。
由此可见,聚会点对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引导人、传福音、方便平时没时间上教堂的教友亲近天主、过好信仰生活、培养信德、巩固信仰、防止教友流失、占领基层大众阵地等都有好处,这可以同世俗的麻将、赌博等无聊甚至堕落的娱乐作斗争
总主教说:人需要天主,教宗再一次将这个层面放在最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