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退朝后,他先行默想,跪在天主苦像台前,省察所思所言所行,质于天主,过则悔之改之,有善则献于天主,谓非天主助我,莫能行之。根据教会的传统,信友每年至少办告解一次。
祈祷应该像两个恋人那样,推心置腹地心里想什么,口里就说什么。我曾参加过一次基督教的聚会,一位基督徒声泪俱下地祷告说:“主啊!
记得那天临潼的余神父领着我们上十字圣山朝圣,老人们一面念着玫瑰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爬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十四处苦路的第一处,我们劝说爬不动的、和腿脚不方便的老教友在那休息,别再拜苦路上去了,
究其原因有很多:①、外在的大环境使得年轻人吃不了苦。②、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一种信仰的传承。
堂体为中西混合型,像中国的皇宫,又像西方的十字形建筑,可容纳一千人左右。至于“江南第一堂”这个美称是怎么来的,已无从考证,但上海教区几件重大的事情,都起源于张朴桥。
此日,教友们怀着对圣母的敬意,要到洞儿沟圣母七苦山去朝圣。此刻的圣母七苦山,彩旗飘舞,锣鼓宣天,人山人海的朝圣团队,络绎不绝,整座七苦山坡,挤得水泄不通,在通往“上天之门“的人流中,移动的极其缓慢。
神父在每一处作苦路经讲解后引领作苦路默想。由于第二天是圣母苦难纪念日,拜苦路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来到圣母怜子亭,共唱万福玛利亚,献上祈祷。
圣周五晚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罗马的斗兽场主持了拜苦路礼仪。十四处苦路,重现了耶稣的苦难与死亡。
欢喜一端的焦点就是让我们能够具有圣母那种主的婢女在这里,希望照你的话成就于我(路一38)的完全信赖和无条件承行主旨的谦卑服从精神;欢喜二端的中心则在于爱德的实践,应像圣母那样为近人服务,更重要的是把耶稣带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