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进而表明,在新的职务上需要采纳创意,需要对初期教会中妇女的角色和终身执事职作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教宗有意设立一个新的委员会与传信部共同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教宗提到了基督徒妇女阿卜达拉(DohaSabahAbdallah)的见证:在伊斯兰国组织的残暴之下,这位妇女的孩子成了年幼的殉道者,而这位母亲在教宗到访时做出见证,表示「恐怖攻击的幸存者」需要施以宽恕。
这些妇女给她写信表达要服务的愿望,但并非是要加入她的修会。考虑到这些妇女们的愿望,她帮助发起了义工服务,欢迎慷慨的妇女和男人们支持有需要的人,帮助贫穷家庭和提供基本的必需品。
这批妇女经该基金会的帮助后生下孩子。埃总主教鼓励该基金会继续其护生工作,并对这些母亲说,她们的孩子是天主所赐的礼物。其中一名受助者托里斯(C.Torres)说,她的生命因孩子彻底改变。
失钱的比喻讲的就是金钱,说一个仅仅有十个达玛的妇女,遗失了一个达玛,会点上灯找遍房屋直到找到为止。找到后,会请闺蜜和邻居来庆祝这件喜事。
教宗对欧盟在尊重人权及人的尊严上作出的重大努力表示赞赏,同时也指出过度强调个人权利的危险,因为这些个人权利忘记了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环境相联,他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人和社会的公益有关联。
此外,也应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他们拥有就学并与家人一起生活,以及免於各种形式的拘留的权利。应尊重人拥有一个国籍的普世权利,而且应承认这项权利,最好在所有儿童出生时就授予证书。
他们有权利受到尊重。问:总主教,原教旨主义企图煽动所谓的“文明冲突”,如何避免掉入原教旨主义的陷阱呢?
1948年宣布《普世人权公约》确认人有婚姻的权利,但这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只限一男一女,借着对方,才可完成的婚姻同性的一对并不是受到剥夺权利,而是因为他们(她们)不能满全婚姻的目的。
1948年8月16日,依搦斯修女离开恩塔利会院,换上当时印度最贫穷妇女穿的白底蓝边的莎丽,後来这身莎丽便成了仁爱传教女修会的会服。从那时起,依搦斯修女便展开她全心服事穷人的新使命,并改名为德肋撒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