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若望福音所示,濯足礼具有双重意义:即仿效基督在晚餐厅为宗徒们洗脚,藉此服务行动表达自我奉献。正如濯足时所咏唱的对经:主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
一次主日弥撒中,当弥撒进行到福音前欢呼时,和大家一样我站起来,却猛然地发现自己在众人面前竟是如此矮小,那伟大的征服了世界的耶稣于我而言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耶稣对我说:孩子啊!
教会因着福音的力量恢复青春活力,而圣神以赐予圣统和神恩的不同恩典来更新、建设和引导教会。信函详细论述了神学上的问题,而非牧灵或实际问题。
降生成人的救主耶稣更是用他以身作则的具体行动来见证他爱的福音,并且非常郑重地告诫我们说:你应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谷12:30-31)。
因而有些信友就喜欢听没有十字架的福音,想方设法降低信仰的标准。
我现在喜欢上了背圣经,背过了玛窦福音,若望福音我也正在努力。通过这样的背诵,我不断地品味圣经中所蕴藏的一些道理。就如耶稣说:涌到永生的水泉,它成为我不断学习圣经、运用圣经、决志走信仰之路的无尽动力。
教会在梵二大公会议的推动下,依照福音细察时代的标记。教会这样做不是要把原来的补救办法和规则运用在社会情况和新出现的问题上,而是针对这些问题作出适用於各世代人的新答案。
当天的福音记述了人们掀开屋顶用绳子把瘫痪病人吊到耶稣跟前的信德举动。教宗对此表示,信德若是真的,就会给予我们真希望,促使我们不断冒险。人们跟随耶稣是为了自己的益处,或者为了得到一句安慰的话。
在《玛窦福音》记载的最後晚餐中,耶稣与十二门徒坐席。米凯利尼解释说,一起坐席蕴含着分享的美好,却也存在食物所象徵的人性缺陷、罪过和脆弱,就如许多圣经故事所叙述的那样。
教会的一个重要幅度就是走上改革进程,或福音所称的‘悔改’。这很恰当,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