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弥撒福音教宗说:“复活期第五主日的礼仪叫我们看到若望福音中,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向他的门徒们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耶稣勉励门徒们与他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和葡萄树连接在一起一样。
人们的参与热情极其高涨,地方传统礼仪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圣保禄孝女会的修女们借此机会,向在场人士分发了各种版本的圣经读物和有关圣经的著作。她们根据当地人民的经济状况,将价格压至最低。
另外,读经员和作信友祷词,每次都让不同教友去轮流承担,让更多的教友有机会上前台参与到福音分享和弥撒礼仪中去。
我们教会的工作是比较多,教堂修缮、教友信仰巩固、福音传播、礼仪生活、要理学习、圣召开发、教友素质、教会形象、文字印刷等等。工作虽千头万绪,应有个轻重缓急,不要本末颠倒,弃重就轻。
后来经本村天主教的一位会长介绍,参加了天主教的礼仪,听了教会的道理,于1990年领洗入教,成为了天主的儿女。问:把孩子养大成人很不容易,你是怎么想的呢?马:丈夫去世早,我一人带孩子供他们读书上学。
我进堂都和我代母车玉英在一起,她经常指导我礼仪常规,教我念玫瑰经和谢圣体经等经文。但我信德根子扎得不深,在家很少祈祷,白天和教外人凑在一起,经常玩麻将牌赌个小钱,和老伴、儿子媳妇耍个小脾气。
为了丰富教友们的宗教生活,堂区设立了很多教友团体:资源共享会、老人会、家庭分享组、圣经分享组、教理培训班、信仰分享营、爱心义工组、青年礼仪组、圣体陪伴组等。
弥撒后为亡者举行了追思礼仪,大家一起咏唱追思歌,神父为亡者洒圣水,祈求仁慈的天主,赏赐炼灵亡者,早日脱免炼苦,获享天堂永福。
体育场内外挤满了信友,他们以别具地方特色的歌曲、音乐和色彩为礼仪增添活跃的气氛。虽然他们呈现出喜悦之情,却仍透露着他们所遭遇的苦难。
当然,如果信仰或礼仪不能本位化,那就只能是水过地皮湿。问:在亚洲还有很多基督徒正在遭受苦难。答:是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在今天亚洲人依然认为天主教会是一个与西方有关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