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纳格斯总主教在聚会中发表的简短谈话中,回忆了半个世纪在苏联无神主义枷锁下的沉重处境。教宗指出,这个主教座堂正是这处境的见证。
事实上,整个教会都认识到,为了有效地开展此类传教服务,就需要基督羊栈的牧人和负责人们与直接蒙召参与传教活动的人们一道,不断从基督这一活水泉中汲水。名副其实的和有效的福传秘诀,就在于对成圣的渴望中。
教宗在弥撒中讲道时,强调了本笃会传统的现实性。他说:“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听见圣本笃呼吁世人的话的回响,他劝勉世人把心专注于基督,任何事物都不可先于基督。”
四月十六日,全体与会会士们聚集在这里再次从方济各神恩中汲取新养料,随时准备回应今天的人类、文化以及社会就信仰、伦理、和平、环境以及友爱等提出的种种疑问。大会开始前,将圣方济各亲自撰写的会规请到会场。
《圣经》创世纪记载: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将他安置在伊甸园中,上主天主认为人单独不好,于是上主天主从人身上取出一根肋骨,为他造了一个相称的助手——女人,人遂说:“这才是我的真骨肉。”
《默示录》第十二章中归纳了天主之母和教会之母之间的关系:身披太阳的女人在痛苦中生产了。这一玛利亚学的奥迹是白冷城奥迹扩充到了宇宙的奥迹。世世代代降生的都是新的基督,由此,将人类聚集在其内。
有关圣母生活的各端奥迹,虽然在四部福音中展现的篇幅不多,但却在有限的文字中,将圣母的内心境界和灵修高度揭示得淋漓尽致异常深刻。
“撒种子”的比喻中,耶稣根据人对信仰的悟性深浅及接受态度,也基本上把人分为三类。
普黎史拉地下墓穴是罗马早期基督徒墓场中较大的一座,在所有古代地形和礼仪文件中称为“墓穴之后”。墓穴建于公元第1至第5世纪之间,公元16世纪才被发现。
胡神父在弥撒讲道中说,天主借着弥撒圣事养育我们,我们是否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赞美敬拜祂?祂不要我们的全部,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个朝拜祂的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