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同部分难民家庭进行了交流,这些人暂时在亲戚或者朋友家中安置下来。有一户一下子接收了三十八名难民。 主日,恩扎帕拉因加总主教亲自主持了弥撒圣祭,圣堂里挤满了教友。
耶稣在受难的前夕,拿起面饼祝谢了,把面饼掰开交给他的朋友,这是信友感谢天主的最主要的动机,但正如感恩经本身所指出的,这并非唯一的动机。
一名罗马圣苏珊娜教堂美国籍神父厄帕索指出,我个人曾与几位来自家乡的朋友聊天,他们都受教宗方济各的言语与行动所感动,开始询问我有关如何更投入信仰的问题。
耶稣曾那么爱他,在最后关头,耶稣还是真诚地称他为朋友。耶稣能包容,隐修士们觉得也可以通过这棵树的名字而学着包容。今天的人为什么要对一棵树唾骂并脚踹呢?今天的人是否明白古老隐修院修士们的心怀?
编者按:2013年12月31日,我们收到了杨道公老师的姐姐托一位朋友王宝英先生从美国发来的一封杨老师的遗书。这在封公开信中,杨道公老师介绍、证明和感谢了其学生王敏娟一家给予他的细心照顾。
和朋友做过一个关于婆婆的专题。一位婆婆对幸福是这样定义的:生活苦一点、累一点不要紧,只要儿媳对我像母亲那样谈谈心、说说话、唠唠嗑,就是幸福。原来婆婆的幸福很简单,一点也不奢侈。
朋友!你还继续让死亡恐吓你吗?“愿光荣与权能归于那爱我们,并以自己的血解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过,使我们成为国度,成为侍奉他的天主和你的司祭的那位,直到万世万代。”
大家可能会借此机会美餐一顿、跳舞、唱歌,还有机会结识几个新朋友。(就是我们一些基督徒的圣诞节也是这样过的)少数人可以把圣诞节和耶稣这个名字联系起来,但问下去,就很难说清楚了。
1223年圣诞前夕,方济各在格里印(吕地山谷)过圣诞节,他对他的朋友若望·德维里大说:“我要在这里和你一起过圣诞节,纪念诞生在白冷的耶稣圣婴。我要用我的双目瞻仰圣婴是怎样在贫苦中诞生的。
朋友,请记住:爱别人等于爱自己!最后,就用《深度人生》中的话做结束语吧:“用做粉底,抹些真善美的胭脂,划几笔热忱温馨的彩虹,展现生命的光明与喜悦,愿温情满人间,给予您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