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代表重生和希望,是充满喜乐的时刻。耶稣的复活是千真万确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复活关系到人的得救,关系到人的重生。圣经中基本每一点都与耶稣复活有关系。我们要思考,耶稣基督的复活有什么意义呢?
在一份这样的遗嘱中,一位父亲嘱咐他的孩子们,要他们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一些神圣和有价值的目标。我们也要鼓励自己的家人,要他们在人生中,致力于为人类共同的福祉。
遗憾的是,由于接触少,我只能记住他们几个人的名字:赵爱项、李贵芹、曹付兰、王志强、李全胜、王瑞河。然而,有一位尤其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她的名字叫赵芸芝。“一件事情的成立,需要有两个或三个证人。”
教宗在信函中祝愿这些礼仪能恢复在信仰和在信徒灵修生活内的中心地位。本届全国礼仪周所选的主题为「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团体、礼仪和地域」(参阅:玛十八20)。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29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引述耶稣的真福八端,勉励我们敞开心扉接纳天主的恩宠,在天主的指引下抵达基督徒的幸福。
教宗表示,先知藉着辣黑耳的悲痛和哭泣指明了一个料想不到的生命前景。辣黑耳哀悼自己的儿子,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在走向流亡的路上死去的。
因为如果我们打算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件事,我们注定会失败。祈祷教导我们,我们必须接纳恩宠,接纳上主的智慧和慈悲,但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教宗方济各召集全世界的教会首长召开本次会议。
(梵蒂冈电台讯)牧人应当宣讲真理,接受人们所能做出的微小进步。这是第一步,其余的一切全托付於上主。教宗方济各12月1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洗者若翰是当天教宗弥撒讲道中的核心人物。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举行清晨弥撒时警告信众要小心,不要走上从罪恶到腐败的道路。教宗强调,今天我们仍要留意,不要自我封闭,无视我们城市中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
主内的兄弟姐妹:平安!随着将临期的到来,慈母教会又进入了救恩史中新的礼仪年;“你们的得救在于归依和安静,你们的力量在于宁静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