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耶稣的目光超越罪过和偏见。祂以天主的眼光看人,不停留在人过去的罪恶,却望向人未来的善。耶稣不封闭自己,却始终敞开,一直向新生活的空间敞开。祂没有停留在外表,而是着眼於人的内心。
因此,需要一种彼此尊重的对话,而和平及对各种现有危机的解决之道应超越任何国家或局部利益。应放下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个当今国家主义复苏的时代特徵,不要以为灾难本身不能避免。
在这祈祷文中,我们大家都意识到需要超越一切形式的自私自利,以获得互相接纳的喜乐。
为能服侍地方教会,司铎首先要顺从圣神的指引,服从自己的主教,与其他司铎合作,并且也要意识到自己是超越教区与国家界限的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因此,司铎蒙召成为在世界上却不属於世界的教育者。
托伦蒂诺神父最後阐明,慈悲是怜悯、仁爱及宽恕;慈悲是给的更多,给的过量,而且超越现状;慈悲是医治创伤的极度的爱;慈悲是天主的一个属性。因此,相信天主就是相信慈悲。慈悲是一部需要发现的《福音》。
教宗说:我们要意识到祂比我们所有人都大,我们是仆人,我们不能超越耶稣,我们不能利用耶稣。主人是祂,不是我们。这是上主的遗嘱。祂给予我们吃的、喝的,教导我们要如此相爱。
这个机会教会了我,友谊可以超越宗教信仰。」
我们不能只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爱;爱恰恰体现在超越自身的利益,以及毫无保留全然奉献的时候。
但要让圣神与我真正结合在一起、超越分歧,就需要语言宣讲和圣事”——特别是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圣保禄曾经说过,如果不先相信耶稣基督又怎能向耶稣祈祷……”。
教宗强调,达马申诺的思想“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阐述了基督信徒超越古经中禁止圣像的理由。并指出,“不要敬礼物质,而应敬礼物质的创造者”。“在天主的工程面前,应任凭我们惊叹”。